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

时间:2022年07月10日 来源:

ISO13485认证涉及的相关产品分为7个技术领域:非有源医疗设备,有源(非植入)医疗器械,有源(植入)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对医疗器械的灭菌方法,包含/使用特定物质/技术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有关服务。ISO13485认证技术领域的分类方法来源于IAFMD9:2017《ISO/IEC17021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领域(ISO13485)的应用》,其分类方法与国内分类方法略有不同,该分类方法暨包括了医疗器械也包括了与医疗器械有关的活动,如对医疗器械的灭菌及有关服务。其中对医疗器械的灭菌方法,包括环氧乙烷灭菌、辐照灭菌、湿热灭菌等;医疗器械有关服务包括,医疗器械有关的原材料、部件、组件、校准、分销、维修、配送等。ISO13485标准的宗旨和医疗器械法规的目标高度契合。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

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ISO13485

ISO13485质量体系认证材料:申请方授权签署的产品质量认证申请书、质量体系认证申请书;单位质量手册,必要时提供企业的程序文件,申请认证的产品或质量体系覆盖的产品标准,声明执行的标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复印件),主要外购、外协件清单等。建立、实施和保持13485体系时,考虑适用法规的要求。应对在适用的法规要求下组织所承担的职能形成文件组织应:确定在所承担职能下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的应用;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当的过程;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ISO13485标准是适用于医疗器械法规环境下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ISO13485

随着2017年新版YY/T0287-2017/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实施,将会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修订ISO13485标准的背景,ISO13485标准的诞生是和医疗器械法规紧密联系、相伴而生的;ISO13485标准的发展必然也是和医疗器械法规紧密结合、相伴而行的。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新一轮科技产业**的兴起、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提速,医疗器械产业的生产方式、营销模式正在改变,导致医疗器械产业链延伸和日趋复杂,公众对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ISO依据世界各国医疗器械法规的重大变化和调整、质量管理技术发展的实践、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ISO13485标准用户调查的反馈意见,决定启动ISO13485标准的修订工作,以加强新版标准和医疗器械法规的兼容性,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期望,实现ISO13485标准的价值。

很多认证机构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在不违反“监管红线”的基础上给企业发证,有的甚至违反“监管红线”给企业发证。ISO13485体系(当然,其他体系也一样)咨询,本身应该是管理性咨询,涉及到组织架构设置、职能分工、流程梳理、制度建设等等,是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要求很高的一项工作。然而目前的相关咨询从业人员,并非全部都能具备相应的能力。作为一名医疗器械行业认证工作者,我真心希望企业、认证行业、咨询行业的家人们共同努力,真正发挥标准的价值、发挥管理的作用。当然,首先是咨询行业同仁,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让企业看到咨询的价值。其次,认证的老师们在认证中,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和企业一起切实理清“ISO13485认证”和“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关系,从而真正产生ISO13485认证的魔力和价值。ISO13485标准的发展必然也是和医疗器械法规紧密结合、相伴而行的。

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ISO13485

ISO13485认证分为初次认证、年度监督检查和复评认证等,具体如下:企业将填写好的《ISO13485认证分申请表》,认证中心收到申请认证材料后,会对文件进行初审,符合要求后发放《受理通知书》,现场检查一周前将检查组组成和检查计划正式报企业确认。现场检查按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的要求和相对应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进行。检查组根据企业申请材料、现场检查情况、产品环境行为检验报告撰写环境标志产品综合评价报告,提交技术委员会审查。认证中心收到技术委员会审查意见后,汇总审查意见。认证中心向认证合格企业颁发环境标志认证证书,组织公告和宣传。ISO13485质量认证体系由SCA/TC22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

各组织应以贯彻ISO13485标准为基础,贯彻医疗器械法规,建立了规范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

ISO13485在新版标准“0.2阐明概念”中,提出“当用术语‘风险’时,该术语在标准范围内的应用是关于医疗器械的安全或性能要求或满足适用的法规要求”。与2003版标准在7.1产品实现过程策划、7.3.2设计开发输入提出风险管理的要求不同,新版标准在采购过程及外部供方控制、软件确认过程、培训策划、反馈信息收集等要求中均提到风险的识别及管理控制,从而进一步扩展了风险管理的应用范围,这将是医疗器械组织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版标准加强了风险管理要求,不但对医疗器械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实施风险管理,而且明确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实施风险管理的要求,提出“应用基于风险的方法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当过程”(新版标准4.1.2b)。这是和2003版标准有着明显的变化。南京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ISO13485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