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钛白粉工艺

时间:2022年06月05日 来源:

钛白粉(二氧化钛)是比较重要的白色颜料之一,广泛应用在涂料、塑料、造纸、油墨与合成纤维等领域中,其中涂料的用量比较大,约占钛白粉总产量的60%。由于我国钛白粉工业发展较晚,产品品种单一,大部分为通用型产品,其检测标准一般采用国家标准GB/T1706-2005,主要侧重于理化指标及颜料性能指标,而下游应用厂家则更多关注的是应用指标,在通用型领域颜料性能可以部分表征产品应用情况,但在专门领域的一些领域,现有的钛白出厂检测体系不能完全满足下游用户的要求。掌握钛白粉颜料性能指标与应用性能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为技术营销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反馈的产品应用情况开展质量提升等技术工作。钛白粉分散性的评价方法是什么?进口钛白粉工艺

进口钛白粉工艺,钛白粉

钛白粉行业以供给侧结构性为方针,加大了节能减排、环保、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并已初见成效。在钛白粉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要求的倒逼下,业内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实现节能减排,不但降低了消耗和排放,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环保部《钛白粉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工作及《硫酸法钛石膏标准》制定工作也已经于2017年启动,随着各项政策、标准的落地,全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将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淘汰落后装置和工艺,努力构建上下游配套的绿色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纳米钛白粉生产厂家钛白粉的pH值直接影响涂料生产的稳定性。因此,稳定的钛白粉粉对于涂料制造商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进口钛白粉工艺,钛白粉

钛白粉的行业状况:主要从涂料行业状况、塑料行业状况、造纸行业状况等是哪个方面来讲述。1.涂料行业状况:数量多规模小由于涂料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外企迅速进入涂料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全国8000多家涂料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洋品牌”和国内较大规模的生产厂家,市场定位在中比较好的产品,处于市场领导地位,引导涂料消费趋势。其它国内众多中小涂料企业,则以生产中低档涂料产品为主,处于市场追随地位。2、行业竞争大

钛白粉的展色性:钛白粉的展色性和相关企业的体系树脂有着很大关系,有的钛白粉在一种树脂体系中表现出很好的白度和遮盖力,而换一种体系马上就出了问题表。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钛白粉的使用性能不能只用好或不好来下定论,而是应该说它适合还是不适合这个油墨体系。当然,目前为止,没有一种钛白粉能能适应所有体系的。所以国外厂家针对油墨,甚至有二个以上专门型号的钛白粉,定向应用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国内钛白粉厂家学习。钛白粉在一般情况下与大部分物质不发生反应。

进口钛白粉工艺,钛白粉

    钛白粉的展色性:钛白粉的展色性和相关企业的体系树脂有很大关系,有的钛白粉在一种树脂体系中表现出很好的白度和遮盖力,而换一种体系马上就出了问题表。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钛白粉的使用性能不能只用好或不好来下定论,而是应该说它适合还是不适合这个油墨体系。当然,目前为止,没有一种钛白粉能能适应所有体系的。钛白粉的耐候性:通常,绝大部分油墨企业对所用钛白粉的颗粒形状要求外形轮廓光滑,无任何棱角。因为使用的颗粒表面带棱角的钛白粉,那么颗粒的表面就会较大削弱对光的反射作用造成降低白度的后果。 同时钛白粉具有与人体组织的相溶性,对人体无害。DHA100钛白粉代理

钛白粉常温下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反应,对氧、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不起作用。进口钛白粉工艺

八十年代上海、南京等地的钛白粉厂曾借鉴钢铁厂炼钢炉隔热保温的措施,在窑与耐火砖之间内衬一层硅酸铝纤维保温毡,其隔热效果十分明显,人站在窑头下几乎感觉不到太多的辐射热,甚至可以用手触摸壳体,后因保温毡太松软,转窑长期运转后发生耐火砖移位而弃用。如果能解决保温毡和砖的固定问题,这种方法能较大地减少窑体的热损失。煅烧后的二氧化钛温度高达800余度,其带走的热量占煅烧总能耗的7%~8%,也不可小觑,以前国内钛白企业的冷却窑大多采用水冷,由于冷却筒内部设计不合理,热交换效果不好,大多数工厂水也未回收。九十年代引进东欧技术后,冷却窑几乎全部改为风冷,冷空气与灼热的物料热交换后可升至90℃左右,返回转窑做一次风使用。但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余热回收不彻底,以天然气做燃料为例大约只回收了热能的38%,以煤气为燃料也只回收了54%,建议今后改为风冷+水冷同时进行,加热后的冷却水可供水洗使用。进口钛白粉工艺

东莞市长河化工有限公司致力于化工,以科技创新实现***管理的追求。公司自创立以来,投身于钛白粉,助剂,橡胶树脂,全生物降解材料,是化工的主力军。长河化工不断开拓创新,追求出色,以技术为先导,以产品为平台,以应用为重点,以服务为保证,不断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提供更优服务。长河化工始终关注化工市场,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实现与客户的成长共赢。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