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韧级PC/ABS用途

时间:2022年03月05日 来源:

PC/ABS是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和聚丙烯精(ABS)合金而成的热可塑性塑胶,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的机械性、冲击强度和耐温、抗紫外线(UV)等性质。

PC/ABS具有PC和ABS两者的综合特性。例如ABS的易加工特性和PC的优良机械特性和热稳定性。二者的比率将影响PC/ABS材料的热稳定性。PC/ABS这种混合材料还显示了优异的流动特性。

PC/ABS树脂是高抗冲击、无定形聚碳酸酯(PC),与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的共混物。CYCOLOY可以被定制,来满足特殊的性能要求,以获得性能、成本、可加工性的比较好平衡,用于汽车车身壁板和仪表板、计算机外壳和移动电话。这种合金共混物具有以下特点:低温延性、优异的抗冲击、耐高温性和优越的美感。



不同牌号的PC ABS树脂共混所制得的合金的性能有大的差异 其中由于ABS组成的多样性 选择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较大。增韧级PC/ABS用途

一般将聚碳酸酯(PC)与ABS共混,制得PC/ABS合金,通常PC/ABS的质量比是70/30。这个比例是综合考虑了厚度、温度等因素对冲击性能的影响。该合金结合了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和耐温性、抗紫外线等性能,可广泛应用在汽车内部零件、各种机器、通信器材、家电用品及照明设备上。


·汽车内外饰:仪表板,饰柱,仪表前盖,格栅,内外饰件

·商务设备机壳和内置部件:笔记本/台式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

电信,移动电话外壳,附件以及智能卡(SIM卡);

·电器产品:电子产品外壳,电表罩和壳体,家用开关,插头和插座,电缆电线管道;

·家用电器:洗衣机,吹风机,微波炉内外部件。增韧级PC/ABS用途采用不同牌号ABS所制得的材料其物性差别十分悬殊.它们的缺口冲击强度随组分含量的变化.

聚碳酸酯Pc和ABs树脂合金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它可以兼具两种聚合物的优良性能,改进单一聚合物某一方面性能上的不足,形成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将PC和ABS共混制成的PC/ABS合金在性能上可以取长补短,合金材料较之Pc提高了流动性,改善了加工性能,减少了制品对应力的敏感性并降低了成本,可取代PC用于某些领域,又比ABs提高了耐热性和耐冲击性。

因PC/ABS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目前世界上Pc/ABs合金的产量约7万t/a,每年以约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2年,世界PC产能约187万t/a,若平均开工率为85%,则年产量可达159万t/a。Pc产量的15%左右用于Pc合金化,即每年约有24万t...

BS/PC(注塑工艺)

料筒量度 喂料区 50~70℃(70℃)

区1 230~250℃(250℃)

区2 250~260℃(260℃)

区3 250~270℃(265℃)

区4 250~270℃(265℃)

区5 250~270℃(265℃)

喷嘴 250~270℃(270℃)

括号内的量度建议作为根本设定值,行程利用率为35%和65%,模件流长与壁厚之比为50:1到100:1

熔料量度 260~270℃

料筒恒温 200℃

模具量度 70~90℃

打针压力 80~150MPa(800~1500bar)

保压压力 打针压力的40%~50%以防止制品出现缩壁;为了使制品的内应力很小化,保压压力应该尽可能性安装低

背压 只要5~10MPa(50~100bar),防止发生摩擦热

打针速度 中等打针速度,将摩擦热降至很小;多级打针;对有些制品建议采用从慢到快

螺杆转速 比较大螺杆转速折合线速度为4.0m/s

计量行程 (1.0~3.0)D,因为熔料对过热和在料筒内残留时期过长很敏感;电动喷雾器残留时期不应超过6min,在热流道中的滞留时期也应尽可能性小 残料量 2~5mm,起源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

预烘干 在80℃量度下烘干4h

回收率 可参加20%的回料,只要料没有出现热降解并进行过适当的预烘干;如为强度要求不高的制品则更好


汽车内外饰:仪表板,饰柱,仪表前盖,格栅,内外饰件。

PC/ABS合金,是由PC(聚碳酸酯)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共混而成的热塑性塑料,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不仅能提高ABS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还可以降低PC熔体粘度,减少材料内应力,改善制品的加工性、提高低温抗冲击能力、耐化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外壳、电器外壳等领域,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其在充电桩行业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影响PC/ABS合金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原料、PC/ABS共混配比、第三组分、加工工艺等,本文将着重介绍其原料及PC/ABS共混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PC 和ABS 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其相容性与 ABS 中的 AN含 量 有 关,研究发 现 当ABS中 的AN含 量 为25%时与PC的相容性比较好。增韧级PC/ABS用途

反应共混改善了PC ABS合金界面粘接作用,从而提高了力学性能。增韧级PC/ABS用途

PC/ABS共混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PC/ABS共混体系相容性、力学性能与体系中各组分含量直接相关。曹民干等通过调节PC与ABS树脂的共混比例,分别获得各种不同特性的PC/ABS合金。PC/ABS合金的性能与ABS的含量呈线性关系,近似服从加和性,其整体性能介于PC与ABS之间,冲击强度随配比有超加和效应〔即协同效应)和对抗效应。

在PC/ABS合金中加入苯并噻唑、聚酰亚胺等物质可提高合金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加工改性剂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MMA/St共聚物、烯烃/丙烯酸醋共聚物等可改善PC/ABS合金的流动性。此外,为提高PC/ABS合金注射制品的接缝强度,通常加入PMMA,SAN,SBR、丙烯酸醋弹性体、低密度聚烯烃、乙烯/丙烯酸醋/乙酸、乙烯(醋)共聚物,PC/乙烯类嵌段或接枝共聚物等物质。 增韧级PC/ABS用途

上一篇: 高熔指EAA3440价格

下一篇: 高抗冲POM批发

热门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