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T 1/2/3免疫荧光分析

时间:2024年03月22日 来源:

细胞免疫荧光步骤是什么呢?步骤:1. 细胞一定要贴在玻片上(较好可以放入24孔板),为后面照像打基础。细胞密度适中,大约60-75%满片即可,否则容易脱片。2. 取出细胞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15分钟,现用现配。(以下各步骤切毋使玻片干燥)3. PBS冲洗;4. 0.1%Triton作用20分钟;5. PBS冲洗;6. 10%正常血清封闭10分钟;7. 加入一抗,4度孵育过夜(找个小瓶盖将小玻片支起来,抗体就不容易溢出),还要记住“砸片”,就是抗体从较高处落到片子上,以分布均匀。抗体稀释度1:60,较常用!8. PBS冲洗4次,各5分钟;9加入荧光二抗,室温30分钟。抗体稀释度1:400,较常用!10. 90%甘油封片。也很关键阿,多封几次才有体会。12. 避光保存,或到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位特定抗原或抗体。P-AKT 1/2/3免疫荧光分析

P-AKT 1/2/3免疫荧光分析,免疫

检测复杂的生物学结构需要较高清晰度的荧光信号,并将荧光信号从背景噪声中分离开来。标准的免疫荧光标记很少能够获得较佳信噪比的成像效果。获得良好图片和较佳的可供发表的高质量图像之间的差异就在于:需要精细调整样品信号达到峰值特异性、高清晰度和较佳放大倍数。虽然荧光基团是进行高质量细胞成像的较佳选择,但不可避免地也极易发生光漂白,即荧光信号的光化学降解或衰退。任何光敏感度的下降都可能导致数据出现偏差,产生假性结果。抗淬灭封片剂可以保护荧光标记蛋白的稳定性,维持数周乃至数月的图像信号完整度。HBSAg免疫组化IHC荧光抗原法是利用已知的荧光标记物来追踪或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

P-AKT 1/2/3免疫荧光分析,免疫

荧光抗体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判定结果的检测方法。免疫荧光测定: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特殊仪器测定荧光强度而推算被测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免疫荧光实验步骤:直接法测抗原:基本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其优点是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缺点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此法常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检查和肾炎活检、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常见问题:1、信号弱或者无信号:细胞或组织样本保存时间过长;2)抗体浓度不合适,参照抗体说明书的稀释浓度,再根据样本表达量进行摸索;3)一抗孵育时间不合适,建议 4 ℃ 过夜孵育。2、高背景:封闭不充分;抗体浓度过高;抗体孵育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清洗不充分;样本变干,染色过程确保样品始终浸没于液体环境中.3、非特异性染色较多:固定液残留,这里需要缩短固定时间并且在封闭液中加甘氨酸,并且抗原修复也可以帮助解决非特异性染色;二抗残留,二抗需要用带有吐温 20 的 PBS 溶解,只要荧光显微镜的强度还可以增大,那么就可以增加吐温洗脱掉非特异性染色。免疫荧光技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从而实现可视化检测。

P-AKT 1/2/3免疫荧光分析,免疫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注意事项:根据所检测抗原所在位置来确认是否需要加入 Triton 进行通透。若所检测抗原表位位于膜蛋白的白外段,则不需要通透;一般 5% BSA 封闭即可达到效果;从加荧光二抗起,后面所有操作步骤尽量避光。缩短在荧光显微镜下的观察时间,1~2 h 为宜。染色后尽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不能可放入 4 ℃ 冰箱避光保存一周。无/弱染色:烤片温度过高,推荐 56~60 ℃ 1~2 h;一抗是否适用固定液和石蜡切片,使用浓度是否过低,孵育是否时间过短等。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病理学和农业生产。NEUN免疫荧光IF

使用荧光抗体方法是免疫荧光技术中常见的操作步骤。P-AKT 1/2/3免疫荧光分析

荧光效率:荧光分子不会将全部吸收的光能都转变成荧光,总或多或少地以其他形式释放。荧光效率是指荧光分子将吸收的光能转变成荧光的百分率,与发射荧光光量子的数值成正比。荧光效率=发射荧光的光量分子数(荧光强度)/吸收光的光量子数(激发光强度)。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亦即荧光强度,除受激发光强度影响外,也与激发光的波长有关。各个荧光分子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即在某一特定波长处有较大吸收峰和较大发射峰。选择激发光波长量接近于荧光分子的较大吸收峰波长,且测定光波量接近于较大发射光波峰时,得到的荧光强度也较大。P-AKT 1/2/3免疫荧光分析

上一篇: 济南分子实验报告

下一篇: CD20免疫检测

热门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