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

时间:2022年04月07日 来源:

硬质阳极氧化处理采用直流电源或直流和交流叠加电源。其溶液种类也较多,以采用硫酸硬质阳极化处理较普遍。采用硫酸硬质阳极氧化法时,应考虑影响氧化膜层的各个因素。(1)硫酸氧化处理的浓度:常采用200-250g/L,槽液的相对密度(室温下)为1.12-1.15。(2)水:水是硬质阳极氧化处理的主要成分,一般采用蒸馏水或冷开水,而不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当Cl->1%时,其制件在氧化过程中就会腐蚀,并出现白斑。(3)氧化处理的温度:温度是影响氧化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格控制温度,其氧化膜增厚,硬度提高且光滑、致密。(4)电流密度:电流也是影响氧化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氧化膜的生成速度、氧化膜的组织有较大关系。电流密度过低时,氧化膜的生成速度缓慢,处理时间增加;反之,过高时,会导致溶液和电极因焦耳效应而过热。使氧化膜溶解速度增加,硬度下降,表面粗糙、疏松起粉。阳极氧化的氧化膜的孔径在100nm~200nm之间。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

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阳极氧化

铝及铝合金型材的成分及热处理状态对所生成的阳极氧化膜的外观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进行硫酸阳极氧化时,铜含量高的铝合金型材,由于Cu、Al的溶解使膜层比较疏松、多孔;含硅高的铝合金膜层灰暗。含铜大于5%或含硅大于7.5%的铝合金不宜进行铬酸阳极氧化。含铜或硅含量高的铝合金型材不能按膏规的方法进行硬质阳极氧化,而必须选用高频硬质氧化电源进行。对于装饰性阳极氧化,对铝及铝合金材质的要求就较高。一般只有纯铝、包铝、铝镁、铝锰合金才能染着较鲜艳的色彩。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导电氧化生成的膜**0.01—0.15微米。

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阳极氧化

其他阳极氧化:草酸阳极氧化。对硫酸阳极氧化影响的大部分因素也适用于草酸阳极氧化,草酸阳极氧化可采用直流电、交流电或者交直流电迭加。用交流电氧化比直流电在相同条件下获得膜层软、弹性较小;用直流电氧化易出现孔蚀,采用交流电氧化则可防止,随着交流成分的增加,膜的抗蚀性提高,但颜色加深,着色性比硫酸膜差。电解液中游离草酸浓度为3%-10%,一般为3%-5%,在氧化过程中每A·h约消耗0.13-0.14g,同时每A·h有0.08-0.09g的铝溶于电解液生成草酸铝,需要消耗5倍于铝量的草酸。溶液中的铝离子浓度控制在20g/L以下,当含30g/L铝时,溶液则失效。草酸电解液对氯化物十分敏感,阳极氧化纯铝或铝合金时,氯化物的含量分别不应超过0.04-0.02g/L,溶液可以用纯水配制。

硬质阳极氧化是铝及铝合金表面生成厚而坚硬氧化膜的一种工艺方法。硬质膜的较大厚度可达250μm,纯铝上形成的膜层微硬度为12000-15000MPa,合金的一般为4000-6000MPa,与硬铬镀层的相差无几,它们在低符合时耐磨性好,硬质膜的孔隙率约为20%左右,比常规硫酸膜低。瓷质阳极氧化:瓷质阳极氧化铝及铝合金在草酸、柠檬酸和硼酸的钛盐、锆盐或钍盐溶液中阳极氧化,溶液中盐类金属的氢氧化物进入氧化膜孔隙中,从而使制品表面显示出与不透明而致密的搪瓷或具有特殊光泽的类似塑料外观的处理过程。瓷质阳极氧化处理工艺流程与常规硫酸阳极氧化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瓷质阳极氧化是在高的直流电压(115-125V)和较高的溶液温度(50-60度)、电解液经常搅拌、经常调节pH值使之处于1.6-2范围内的条件进行由于阳极氧化所得的膜层本身在大气中有足够的稳定性,所以可以利用铝表面上的氧化膜作为防护层。

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的色泽处理:除非进行化学增白或机械预处理,否则所有阳极氧化表面均具有缎面哑光外观。1)天然。这是透明的阳极氧化膜,显示出底层金属的银色光泽。这是通过省略工艺顺序中的着色阶段并直接进行阳极氧化来实现的。(2)电色。产生从浅青铜色到黑色的多种颜色。这是通过将钴或锡沉积在阳极膜中孔的底部来实现的。颜色是通过光学效果产生的,例如,钴吸收了落在表面上的光的蓝色元素,从而导致青铜色被反射。由于着色是通过取决于原子粒径的光学效应获得的,因此完全没有褪色。(3)干扰。这给出了实用的钢蓝灰色光谱。这是由阳极膜中扩大的孔底部的镍引起的光干扰的结果。同样,由于颜色是取决于颗粒大小的光学效果的结果,因此它是完全无褪色的。所谓铝的阳极氧化是一种电解氧化过程。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

其他物质做阳极所引起的氧化作用,也称为“阳极氧化”。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

由于硫酸溶液的作用,膜的弱点(如晶界,杂质密集点,晶格缺陷或结构变形处)发生局部溶解,而出现大量孔隙,即原生氧化中心,使基体金属能与进入孔隙的电解液接触,电流也因此得以继续传导,新生成的氧离子则用来氧化新的金属,并以孔底为中心而展开,然后汇合,在旧膜与金属之间形成一层新膜,使得局部溶解的旧膜如同得到“修补”似的。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膜的不断溶解或修补,氧化反应得以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制品表面生成又薄而致密的内层和厚而多孔的外层所组成的氧化膜。其内层(阻挡层、介电层、活性层)厚度至氧化结束基本都不变,位置却不断向深处推移;而外早一定的氧化时间内随时间而增厚。常熟外观件阳极氧化单位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