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预警原位传感器推荐
绿洲光生物PS50B软件包括成像仪客户端、智能识别软件及平台客户端。其中成像仪客户端可实现PS50B基本功能操作及监控;智能识别软件可对原图进行同步分析识别;平台客户端则集成观测、识别分析与数据展示于一体,实现一站式监测管理。根据用户不同使用目的,三者均可单独使用。定点版浮游生物成像仪PS50B性能参数如何?像素分辨率20μm,较小可检测粒100μm,至大可检测粒径5cm;单帧景深体积200ml;光机同步误差1μs;图片存储量≥250000张;图像平均处理速度100ms/幅;至大工作水深50米;自动分类识别,准确率≥80%;可识别毛虾、笔帽螺、水母、夜光藻等多类致灾生物等。水下原位成像仪的成像质量优于传统的水下摄像机和潜水器。绿潮预警原位传感器推荐
水下原位成像仪的成像原理是什么?水下原位成像仪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来获取水下物体的图像。具体来说,水下原位成像仪会发射一束声波,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遇到不同密度的物体而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导致声波的传播速度、方向、强度等发生变化。当声波遇到水下物体时,一部分声波会被反射回来,水下原位成像仪会接收这些回波并记录下来。通过对回波的时间、强度、相位等参数进行分析,水下原位成像仪可以重建出水下物体的形态、位置、大小等信息,从而实现水下成像。绿潮预警原位传感器推荐水下原位成像仪可以直接安装在水下的固定结构上。
绿洲光生物PS-200T拖曳浮游生物成像仪和PS-50B浮标浮游生物成像仪是什么?PS-200T(PlanktonScope-Towing)拖曳浮游生物成像仪可以实现对100μm到50mm尺寸的高速运动浮游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鱼苗、鱼卵等等)清晰成像。可搭载在科考船上,用绞车布放,广泛应用于近海和远海浅海生物的调查研究,在航速5节内提供连续记录的生物影像图片;由于本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亦可使用小船人工布放,实现近海调研作业。PS-50B(PlanktonScope-Buoy)浮标浮游生物成像仪可以对100μm到50mm尺寸的浮游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鱼苗、鱼卵、饵料等)清晰成像。可固定在浮体、支架等静态装置上,实现定点布放,定点监测,可广泛应用于近海、湖泊和水库等水体,进行水体生物生态的调查研究。
水下原位成像仪的性能特点有哪些?水下原位成像仪的性能特点包括:1.高分辨率:水下原位成像仪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以便更好地观察水下环境和物体。2.高灵敏度:水下原位成像仪能够捕捉微小的变化和细节,以便更好地观察水下环境和物体。3.高可靠性:水下原位成像仪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技术,以确保其在水下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高适应性:水下原位成像仪能够适应不同的水下环境和任务需求,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5.易于操作:水下原位成像仪采用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和控制系统,以便更好地操作和控制。6.多功能性:水下原位成像仪能够实现多种功能,例如拍摄、录像、测量、定位等,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水下原位成像仪可以实时获取水下环境的图像和视频,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水下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
水下原位成像仪应用普遍的原因是什么?水下原位成像仪应用普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下原位成像仪可以长期稳定地观测水下环境,对于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演化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海洋科学、水下考古、水下工程、海洋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水下原位成像仪具有普遍的应用前景。2.水下原位成像仪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成像和远程控制,成像质量优于传统的水下摄像机和潜水器。这使得水下原位成像仪可以更加准确地记录水下环境中的物体、生物和地形等信息。3.水下原位成像仪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对成像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传输,方便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4.水下原位成像仪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力和能源的消耗,也减少了对水下环境的干扰和污染。这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水下原位成像仪在海洋保护和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具有潜力。绿洲光生物监测系统为PlanktonScope系列浮游生物原位成像仪。同步识别原位成像监测系统哪家好
绿洲光生物原位成像仪由成像舱和光源舱组成。绿潮预警原位传感器推荐
绿洲光生物拖曳版浮游生物成像仪PS200T技术原理是什么?拖曳版浮游生物成像仪PS200T(PlanktonScope-Tow)采用高倍率放大远心光学镜头和远心光源,通过高精度同步脉冲驱动技术实现微小尺寸浮游生物的清晰成像,同时采用红外光源减少生物扰动,还原原位生态。PS200T可实现对100μm-50mm尺寸浮游生物的清晰成像,同时结合后端智能识别软件,可同步分析统计浮游生物类别及密度。设备可以搭载于船只,进行大面积走航监测,原位获取浮游生物在水平及垂直剖面上的空间分布信息。绿潮预警原位传感器推荐
上一篇: 鱼排生态监测用原位成像监测系统研发
下一篇: 海洋生物分类原位监测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