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时间:2024年05月04日 来源:

继电器原理是什么?1、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较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2、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效应来控制机械触点达到通断目的。作用过程 作用过程为:给带有铁芯线圈通电——线圈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吸附衔铁动作通断触点。继电器有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动触点就是一个公共端。液位继电器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液体水平的设备。浙江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浙江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

常用的继电器主要有以下几类:热继电器:当输入电流产生的热量达到设定值时,热继电器会自动动作,实现电路的切断,以保护电路免受损坏。热继电器主要用于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断相保护或三相电流不平衡及其他电气设备发热状态的控制。注意:热继电器不能用作瞬时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根据输入电流的变化来实现电路控制的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串入电路中,以反映电路电流的变化,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阻抗小。黑龙江中间继电器继电器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浙江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

为了对定子绕组采用Δ型接法的电动机实行断相保护,必须采用三相结构带断相保护装置的热继电器。JRl6系列中部分热继电器带有差动式断相保护装置,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5—48所示。图5—48a所示为未通电时的位置;图5—48b所示为三相均通有额定电流时的情况,此时三相主双金属片均匀受热,同时向左弯曲,内、外导板一齐平行左移一段距离但未超过临界位置,触点不动作;图5—48c所示为三相均过载时,三相主双金属片均受热向左弯曲,推动外导板并带动内导板一齐左移,超过临界位置,通过动作机构使动断触点断开,从而切断控制回路,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图5—48d所示是电动机在运行中发生一相(如W相)断线故障时的情况,此时该相主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向右移动,并带动内导板同时右移,这样内导板和外导板产生了差动放大作用,通过杠杆的放大作用使继电器迅速动作,切断控制电路,使电动机得到保护。

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它是根据输入电压的有或无而动作的,一般触点对数多,触点容量额定电流为5A~10A左右。中间继电器体积小,动作灵敏度高,一般不用于直接控制电路的负荷,但当电路的负荷电流在5A~10A以下时,也可代替接触器起控制负荷的作用。中间继电器的触点较多,有8脚的、11脚的、14脚的继电器,不同脚数其实也就是分为二开二闭、三开三闭、四开四闭的类型。在很多的家用电器上(如自动洗衣机、电炉加温等等),为了防止电流过大而损伤电器,因此在电器上面安装了一些继电器。继电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控制电路的电流来控制另一个被控制的电路的电流。

浙江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

继电器参数不稳定,电磁继电器的零部件相当部分是铆装配合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铆装处松动或结合强度差。这种毛病会使继电器参数不稳定,高低温下参数变化大,抗机械振动、抗冲击能力差。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被铆件超差、零件放置不当、工摸具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准确。因此,在铆焊前要仔细检验工摸具和被铆零件是否符合要求。电磁系统铆装件变形,铆装后零件弯曲、扭斜、墩粗黑给下道工序的装配或调整造成困难,甚至会造成报废。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被铆零件超长,过短或铆装时用力不均匀,摸具装配偏差或设计尺寸有误,零件放置不当造成。在进行铆装时,操作工人应当首先检查零部件尺寸,外型,摸具是否准确,如果摸具未装到位就会影响电磁系统的装配质量或铁心变形、墩粗。接触器式继电器一般能承受大电流。监视继电器代理商

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浙江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浙江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