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风冷真空硬化淬火原理

时间:2024年05月17日 来源:

真空淬火对工件硬度的影响,真空淬火作为一种高效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快速冷却来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硬度和强度。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可以使金属工件内部的晶体结构更加致密和均匀,从而达到提高硬度的目的。除此之外,真空淬火还可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和裂纹等质量问题。在传统淬火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工件容易发生变形和裂纹等问题,导致处理效果下降。而真空淬火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使得工件的质量更加稳定和可靠。真空热处理减少变形,减少和防止氧化,可以净化表面,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分解。安徽风冷真空硬化淬火原理

安徽风冷真空硬化淬火原理,真空硬化淬火

此外,炉内挥发性碳纤维也会污染加热元件,严重放电加热元件,一旦火弧冲击工件,会造成工件表面局部烧伤,影响质量。我们的Cr12MoV当时,模具板已经烧伤了三次。这种碳纤维的污染经过半年的挥发和抽气才慢慢消除。因此,在确定炉衬时,应注意选择密度高、质量好或经过一些表面处理工艺保护的碳纤维材料。真空热处理是一种清洁、节能、先进的热处理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只有不断掌握规则,采取措施,培养优势,规避弱点,才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山东真空硬化淬火厂商60~70年代,陆续研制成功气冷式真空热处理炉、冷壁真空油淬炉和真空加热高压气淬炉等。

安徽风冷真空硬化淬火原理,真空硬化淬火

影响真空淬火工件外观的因素,真空淬火往往对外观由较高的要求,影响真空淬火工件外观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真空度,漏气率,冷却介质特性,材料等;材料中的铁、铬、镍元素与炉中残存的氧气和水蒸气相互作用使表面着色;高温时含有铬锰元素的钢由于产生蒸发而使表面粗糙;含铝钛的不锈钢和耐热合金对氧敏感,色变暗;冷却其他纯度不够,微量活性杂质使工件表面着色;油淬光亮度低于气淬;回火(特别是中高温回火)可使光亮略低。

H13模具钢等温退火工艺,真空炉压力0.1~10Pa,以≤200℃/h缓慢升至875~890℃并保持2~4h后,快冷至710~740℃保持3~4h,用高纯度氮气冷至100℃以下出炉。Cr12MoV模具钢等温退火工艺,真空炉压力0.1~10Pa,以≤200℃/h缓慢升至830~870℃并保持2~4h后,快冷至720~740℃保持3~4h,用高纯度N2冷至100℃以下出炉。模具的真空渗碳,真空渗碳是将模具在真空炉中加热到奥氏体化状态,在渗碳气氛中渗碳,然后扩散及淬火处理。因模具在真空状态下加热,故模具表面十分光洁,适于高的表面质量要求模具的渗碳处理。真空热处理按冷却时相变的内容,有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和欠速淬火等。

安徽风冷真空硬化淬火原理,真空硬化淬火

渗硼和渗金属,渗硼可以是固体渗硼、液体渗硼和膏剂渗硼等,应用较多的是固体渗硼,市场上已有固体渗硼剂供应。固体渗硼后,表层的硬度高达1400-2800HV,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都较好。渗硼工艺常用于各种冷作模具上,由于耐磨性的提高,模具寿命可提高数倍或十余倍。采用中碳钢渗硼有时可取代高合金钢制作模具。渗硼也可应用于热作模具,如热挤压模等。渗硼层较脆,扩散层比较薄,对渗层的支撑力弱,为此,可采用硼氮共渗或硼碳氮共渗,以加强过渡区,使其硬度变化平缓。为改善渗硼层脆性,可采用硼钒、硼铝共渗。渗金属包括渗铬、渗钒、渗钛等工艺,均可用于处理冷作和热作模具,其中TD法(熔盐渗金属)已得到一些应用,可使模具寿命提高几倍乃至十几倍。真空渗碳按淬火方式不同,分真空渗碳油淬炉和真空渗碳气淬炉。江苏金属中性淬火哪家好

当前真空高压气冷淬火技术发展较快,相继出现了负压高流率气冷、加压(1×105~4×105Pa)。安徽风冷真空硬化淬火原理

热处理的工艺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对加热和冷却技术进行革新,发展至今,出现了真空热处理,可控气氛热处理和形变热处理等,以及创造新的表面热处理工艺等。针对新工艺发展的方向,概括之,主要在“提高工件强度和韧性,增强抗疲劳和耐磨能力,进一步减轻加热中的氧化和脱碳,减少变形,进一步节约能源,减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污染”等方面努力。真空淬火变形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淬火变形小是真空淬火的优点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并非如此。对于细长的杆和薄的圆形刀具,圆周360°冷却真空炉淬火的变形量远远大于盐浴淬火。在真空炉中淬火时,气体流向对工件的淬火变形具有重要意义。气体流向工件周围,容易导致工件变形,上下方形冷却气体可均匀流经垂直工件,变形较小。为避免工件淬火变形,原则上气体应均匀流经工件,工件不得因自身重量或相互挤压而变形。安徽风冷真空硬化淬火原理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