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应急消防设备设施

时间:2023年12月30日 来源:

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的主要优势有哪些?由于IG541气体灭火系统储存压力高,因此输送距离较远,钢瓶至喷头距离可达150m以上。在系统采用组合分配方式下,可以连接更多的保护区域,节约气体灭火系统的投资。IG541混合气体与空气密度接近,且在末端喷头释放时压力较高,因此喷放后能快速扩散并与空气混合,迅速降低氧气浓度扑灭火灾。IG541以气态方式储存并以气态方式喷放,喷放时不会引起保护区域内温度急剧下降,对精密设备和其他珍贵财物无任何伤害。由于IG541灭火系统使用的气体都是惰性气体,其价格低廉,因此当系统释放后进行二次充装的费用很低。消防设备,就选丹麦凡易特有限公司上,用户的信赖之选。辽宁应急消防设备设施

辽宁应急消防设备设施,消防设备

IG541气体灭火系统调试方法有哪些?1、模拟启动试验方法,手动模拟启动试验可按下述方法进行:1)按下手动启动按钮,观察相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警,启动输出端的负载响应,关闭通风空调、防火阀等)。2)人工使压力信号反馈装置动作,观察相关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是否正常。2、模拟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1)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相符,响应时间满足要求;2)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3)联动设备动作正确;4)驱动装置动作可靠。浙江机房消防设备有哪些消防设备,就选丹麦凡易特有限公司上,用户的信赖之选,欢迎您的来电哦!

辽宁应急消防设备设施,消防设备

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由于这些气体都是在大气层中自然存在,且来源丰富,因此它对大气层臭氧没有损耗(臭氧耗损潜能值ODP=0),也不会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产生影响,更不会产生具有长久影响大气寿命的化学物质。IG541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无腐蚀性及不导电,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产生反应。以环保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灭火剂。烟烙尽(IG541)气体灭火介绍:IG541混合气体由52%的氮气,40%的氩气以及8%的二氧化碳组成,为了达到理想的灭火效果需要严格控制三种气体的百分比含量。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重点,就是在保证三种气体混合比的同时还要保证三种气体中的含水量。那么为什要控制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超标有什么危害呢?二氧化碳会溶解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虽然碳酸是弱酸但是也有微小腐蚀性,另外至主要的是钢铁在弱酸或水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反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锈蚀,这个反应对钢瓶来说是致命的,它轻则影响钢瓶使用寿命,重则降低钢瓶强度和密封性甚至有可能会发生炸裂的风险。

IG541气体灭火防护区基本要求: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不宜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间划分到同一防护区;不宜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划分防护区,即使它们所采用灭火设计浓度相同,甚至有部分联通,也不宜那样去做。这是因为在极短的灭火剂喷放时间里,两个及两个以上空间难于实现灭火剂浓度的均匀分布,会延误灭火时间,或造成灭火失败。对于含吊顶层或地板下的防护区,各层面相邻,管网分配方便,在设计计算上比较容易保证灭火剂的管网流量分配,为节省设备投资和工程费用,可考虑按一个防护区来设计,但需保证在设计计算上细致、精确。丹麦凡易特有限公司上是一家专业提供消防设备的公司,有想法可以来我司丹麦凡易特有限公司上!

辽宁应急消防设备设施,消防设备

IG541气体灭火防护区是指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全淹没灭火系统是指:当火灾发生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IG541气体灭火防护区基本要求: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此要求是需要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必须能够抵御初期火灾,使得灭火剂在在防护区内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足够的浓度,达到规范设计的浸渍时间要求。丹麦凡易特有限公司上为您提供消防设备,有需要可以联系我司哦!辽宁应急消防设备设施

丹麦凡易特有限公司上为您提供消防设备,有需求可以来电丹麦凡易特有限公司上!辽宁应急消防设备设施

IG541气体灭火系统由瓶组架、灭火剂储瓶、容器阀、高压软管、单向阀、集流管、安全泄放装置、选择阀、信号反馈装置、灭火剂输送管道、减压装置、喷嘴、驱动气体瓶组、电磁型驱动装置、驱动管道等组成。根据不同应用场所使用要求,可组成单元单独系统、组合分配系统,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实现对单防护区和多防护区的灭火保护,技术先进、灭火效率高、维护方便。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IG541气体灭火系统主要适用于计算机房、通讯机房、控制室、贵重设备室、文物资料珍藏库、图书馆和档案库、数据存储间、发电机房、油浸变压器室、变电室、电路断路器、循环设备、液压设备、烘干设备、除尘设备、喷漆生产线等场所或设备的消防保护。辽宁应急消防设备设施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