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厂房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来源:

电器火灾监控及可燃气体报警产品认证单元划分及认证依据标准。电路设计:指电路原理、印制电路板、软件的设计及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如:探测器类产品的电路设计包含产品的探测工作原理、传感器类别等;控制和指示装置类产品的电路设计包含产品的通信方式、信号处理方式、内部总线结构、显示方式、关键元器件等)。结构:指产品的机械结构、防护结构(如防水、防尘、防爆等)。主要参数:指探测类产品的报警设定值等。探测器类分型产品与主型产品的类别、主要电路设计、主要参数应相同,与主型产品存在以下不同可作为分型产品:a)外形、尺寸;b)结构;c)安装底座;d)外壳材质e)增加或减少辅助功能。控制和指示装置类分型产品与主型产品的类别、主要电路设计应相同,与主型产品存在以下不同可作为分型产品:a)设备容量减少;b)外形、结构和尺寸;c)防护结构;d)外壳材质;e)增加或减少辅助功能。探测器选用时,要考虑温度、振动、电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北京厂房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北京厂房可燃气体监控系统,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探测器是常用的安全检测仪表,为了保证现场检测数据的可靠性,设计选型时,应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提出对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探测器的选用,应考虑使用环境温度以及被检测的气体同安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气体的交叉影响,并结合现场环境特征,考虑探测器的防水、防腐、防潮、防尘、防爆和抗防电磁干扰等要求。有毒气体的浓度范围一般为ppm级。检测环境条件对仪表的工作性能的影响尤为严重。有毒气体探测器的选用需综合考虑气体的物性、腐蚀性和探测器的适应性、稳定性、可靠性、检测精度、环境特性及使用寿命等,并根据探测器安装场所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的交叉反应的情况和制造厂提供的仪表抗交叉影响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探测器。长沙可燃气体监控系统产品介绍气体传感器发生脱落时,探测器应能在30s内发出有明显区别的故障声、光信号。

北京厂房可燃气体监控系统,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泄漏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泄漏气体中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单组分气体介质,应设有毒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多组分混合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和有毒气体浓度有可能同时达到报警设定值,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应采用两级报警。同级别的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时,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应优先。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燃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探测器的防爆类别、组别必须符合现场爆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类别、级别、组别的要求。爆燃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分为三个区域,即0区、1区、2区。爆燃性气体混合物按其樶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樶小点燃电流比分级(Ⅰ、ⅡA、ⅡB、ⅡC),按其引燃温度分组(T1、T2、T3、T4、T5、T6)。选用的探测器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安装环境中的爆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有毒气体探测器可检测一氧化碳、氢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醛等气体。

北京厂房可燃气体监控系统,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设在爆燃危险区域2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探测器,并同时设置氧气探测器。控制室、机柜间的空调新风引风口等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有可能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应设置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探测器。有人进入巡检操作且可能积聚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工艺阀井、管沟等场所,应设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探测器。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应设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器距加热炉炉边的水平距离宜为5m~10m。当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设有不燃烧材料实体墙时,实体墙靠近释放源的一侧应设探测器。每只探测器均应有清晰的质量检验合格标志。北京厂房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系统具有实时监控、自动巡检、预警报警、事故处理、故障监测的功能。北京厂房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测量范围在3%LEL~100%LEL之间的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不应低于5%LEL。探测一氧化碳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不应低于50×10-6(体积分数)。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规定如下:a)测量范围在3%LEL~100%LEL之间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3%LEL;b)测量范围在3%LEL以下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3%量程和50×10-6(体积分数)之中的较大值。探测一氧化碳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50×10-6(体积分数);c)测量范围在100%LEL以上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3%量程。北京厂房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