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宽带频率综合器

时间:2024年01月21日 来源:

    小数N分频综合器打破了频率分辨率和其它特性之间的联系,通过采用小数分频比使得对于一个给定的步长允许更高的比较频率。通过改变两个(或更多)分频比(比方说,n和n+1)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平均其输出频率实现小数分频。另一种了解这个过程的方法是计算在给定时间间隔内由此复杂的分频器产生的脉冲数。显然,平均分频系数介于n和n+1之间,且取决于每个分频器处理多少个脉冲。此方案比较大的问题是小数N分频器输出的瞬时频率不恒定。分频系数的突然变化导致了相位的不连续性,使得鉴相器输出电压产生了尖峰。由于频率划分变化以同样的频率周期性地产生,它在综合器的输出频谱中表现为离散的杂散。抑制这种谐波需要必须足够小的PLL滤波器带宽,而这可能会影响相位噪声和速度性能。 频率综合器非常适合需要操作在多个频段的应用,例如多模式移动通信。上海宽带频率综合器

上海宽带频率综合器,频率综合器

(1)基准时钟振荡器基准时钟振荡器是频率合成器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频率合成技术中,由于输出频率信号的稳定度和精确度取决于输入频率信号的稳定度和精确度,所以基准时钟通常采用晶体振荡电路。(2)相位比较器相位比较器也称鉴相器,简称PD、PH或PHD(PhaseDetector)。相位比较器将压控振荡电路(VCO)产生的振荡信号的相位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输出的是一个脉动直流信号,这个脉动直流信号经低通滤波器(LPF)滤除高频成分后去控制VCO电路。浙江频率综合器8kHz至20GHz在雷达系统中,频率综合器可用于合成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本振信号。

上海宽带频率综合器,频率综合器

直接综合技术通过提供快得惊人的切换速度、纳秒级的调谐速度以及复杂的输出波形,有望争夺并取代间接综合设计。远期的重大突破预计是利用其它物理原理或材料设计和制作参考源。例如,有人发布了10GHz输出频率、相位噪声在10kHz偏移量为-170dBc/Hz的基于蓝宝石谐振器的振荡器34。这些期望会极大地改变制造新的综合器的概念方法,甚至改变思考问题的整体方式。**终能实现什么样的性能?只有未来知道。未来几十年将有许多惊人的发展。

    在频率综合器反馈路径上使用频率转换(混频)技术可以提高频率综合器的主要特性。其主要思路是将VCO的输出在混频器和偏移频率源的帮助下转换成一个低得多的频率。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工作频率范围较窄时)可以完全消除分频器的反馈。在这种情况下,环路分频系数等于1,相位噪声没有发生恶化。此外,通过在反馈路径中用乘法器代替分频器可以进一步减少PLL器件的残余噪声的影响。简单的频率偏移方案的主要缺点是频率覆盖范围有限。对于一个固定的偏移频率,扩大输出频率带宽会导致混频器输出的中频频率升高。这就需要一个分频系数更大的分频器,从而使这种方法失效。为了保证分频比较小,偏移信号频率应尽量靠近射频输出频率。这可以通过使用宽带偏移信号的多环路方案来实现(图8)。 AnaPico频率综合器捷变频速度快至5μs,同时拥有脉冲等信号调制输出能力。

上海宽带频率综合器,频率综合器

本振频率调节范围取决于分频系数的变化范围,准确地说,取决于分频器的位数,由于位数是任意的(理论上),所以频率调节范围相当宽,也就是可预选的电视频道相当多。频率合成式高频头能兼容接收CATV有线增补频道,不过,要在CPU的控制数据中增加CATV增补频道所需的频道数据才行。这些必须要在CPU的软件设计中由生产厂家事先设定,一般用户及检修人员无法改变。频率合成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手机的发射电路、本振电路中,这里不再具体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相关书籍。AnaPico频率综合器输出范围覆盖8kHz至40GHz。上海宽带频率综合器

频率综合器非常适合需要灵活配置频率的应用,例如软件定义无线电。上海宽带频率综合器

    提到相位噪声性能,综合器设计师主要依靠100MHz恒温晶体振荡器(OCXO)技术。如今商用OCXO的输出在10KHz和100MHz偏移量达到-170至-176dBc/Hz(甚至更好)。如果频率综合器电路是“理想”的话,在10GHz可实现-130或-136dBc/Hz的相位噪声。虽然没有理想电路,所有当前的发展方向是力求理想。10MHz的OCXO的表现在较低的频率偏移(100Hz以下)时更好。此外,它的短期稳定性也优于100MHz振荡器。因此,综合器的设计通常将其输出到锁定10MHz参考频率。同样高频振荡器(如SAW和DRO)在100KHz及其以上频率偏移量上有更好的表现24-29。一个组合参考源包含几个彼此锁定的振荡器,可在任何频率偏移上实现比较低的相位噪声。通过使用蓝宝石谐振腔或者光学方法的高Q值振荡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性能30-33。 上海宽带频率综合器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