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检修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时间:2024年03月12日 来源: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如甲烷和煤气时),探测器高出释放源所在高度1m~2m,且与释放源的水平距离适当减小至5m以内,可以尽快地检测到可燃气体。当检测指定部位的氢气泄漏时,探测器宜安装于释放源周围及上方1m的范围内,太远则由于氢气的迅速扩散上升,起不到检测效果。检测与空气分子量接近且极易与空气混合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时,探测器应安装于距释放源上下1m的高度范围内;有毒气体比空气稍轻时,探测器安装于释放源上方,有毒气体比空气稍重时,探测器安装于释放源下方;探测器距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超过1m为宜。当现有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 0~30%IDLH。宝山区检修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宝山区检修可燃气体监控系统,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依据业主的管理要求,设计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的报警光颜色可以有区别。通常,声光警报器的光警报器部分宜采用脉冲告警方式,脉冲闪烁频率宜60次/min~120次/min,室外使用的光警报器有效发光强度一般大于或等于300cd,厂房内使用的光警报器有效发光强度一般大于或等于150cd;光警报器的报警颜色一般为:火灾报警为红色、气体报警为蓝色、事故报警为黄色。 实际生产中,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在按照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的装置或单元进行报警分区后,各报警分区分别设置了现场区域警报器。现场区域警报器有声、光报警功能。该区域内任何地点的现场人员一般都能感知到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报警。徐州酒店可燃气体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实时监控、自动巡检、预警报警、事故处理、故障监测的功能。

宝山区检修可燃气体监控系统,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测量范围在3%LEL~100%LEL之间的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不应低于5%LEL。探测一氧化碳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不应低于50×10-6(体积分数)。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规定如下:a)测量范围在3%LEL~100%LEL之间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3%LEL;b)测量范围在3%LEL以下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3%量程和50×10-6(体积分数)之中的较大值。探测一氧化碳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50×10-6(体积分数);c)测量范围在100%LEL以上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3%量程。

对同一只探测器重复测量报警动作值6次,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3%LEL,探测一氧化碳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50×10-6(体积分数)。将探测器在不通电状态下放置24h后,使其在试验气体浓度为30%LEL的环境条件下恢复供电,探测一氧化碳的探测器在一氧化碳浓度为380×10-6(体积分数)的环境条件下恢复供电,探测器应能在恢复供电后的5min之内发出报警信号。   将探测器的供电电压分别调至其额定电压的85%和115%,测量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3%LEL。探测一氧化碳的探测器,其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决对值不应大于50×10-6(体积分数)。可燃气体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

宝山区检修可燃气体监控系统,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需按照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将装置和单元进行分区,各报警分区宜设置现场区域警报器,现场报警器由探测器的第二级报警信号启动,区域警报器需采用声音和(或)旋光报警,区域警报器的数量应使在该报警区域内任何地点的现场人员都能发觉报警信号。当报警分区内的探测器数量小于10个,现场噪声低于85dBA且现场探测器带有一体化的声、光警报器时,不需设区域警报器;当现场噪声高于85dBA时.现场需设区域警报器。实际生产中,现场布置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采用一级报警设定值时,常常发生报警,故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本标准中提出区域警报器的报警启动采用第二级报警设定值。现场区域警报器应安装在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易于检修的场所。宝山区检修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常见的可燃气体有哪些?宝山区检修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检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时,探测器探头应靠近释放源,且在气体、蒸气易于聚集的地点。当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区域内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可能对周边环境安全有影响需要监测时。应沿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区域周边按适宜的间隔布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或有毒气体探测器。或沿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区域周边设置线型气体探测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氧气浓度变化,出现欠氧、过氧的有人员进入活动的场所,应设置氧气探测器。当相关气体释放源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时。氧气探测器可与相关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有毒气体探测器布置在一起。宝山区检修可燃气体监控系统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