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上风电安全方案

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来源:

海上安全监管中的需求分析:

    对来往施工船舶和来往船舶的监管

    1.外来的渔船禁止驶入风场区域

    2.实时掌握船舶位置动态

    3.是否按规定航行行驶

    4.实时查看船舶内部的视频图像

    对施工人员的监管

    1.人员每天的进出情况

    2.是否戴安全帽和穿救生衣

    3.人员的位置实时显示

    4.落水时能自动求救和报警

    对施工天气环境的监管

    1.风场区域的实时气象信息

    2.突发天气能自动预警

    针对上述需求,建设一套将分散的各类系统信息数据收集,进行数据的整合并统一显示管理及调度,实现远程监控和安全管理的智慧管理平台。整个系统总体设计包括:决策管理、人员管理、视频监控、海洋气象服务、工单管理、船舶管理、后台系统及应急通信等。 可以实时查询获取船名、船号、船型、船长等静态信息,还可以获取船舶的位置、航向、航速等动态信息。安徽水上风电安全方案

安徽水上风电安全方案,风电安全

基站主要技术参数

    AIS收发信机:

    AIS无线收发基站内置基站控制器,实现多种接口形式的数据服务接口及灵活的管理配置方式,产品性能符合IEC62320-1和ITU.M-1371-4标准的有关规定。主要用于水域船舶监控和信息播发,可单独工作,也可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网络化应用。

频率范围:156.025MHz—162.025MHz

默认信道:CH87(161.975MHz)、CH88(162.025MHz)

信道带宽:25KHz(默认)/12.5kHz

发射输出功率:12.5W(默认)/2W

频道间隔:25kHz

调制方式:GMSK/FM

数据编码方式:NRZI

数据速率:9600bpsAIS

接收通道数量:2

灵敏度:不低于-110dBm,PER≤20%

GNSS定位精度:≤10mGNSS

授时误差:≤20ns

工作温度:-30℃~60℃

设备具有4.3寸彩色触摸显示屏,分辨率800*480 北京水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报价建立覆盖整个风场的AIS和VHF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对风电场施工船舶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时动态监控。

安徽水上风电安全方案,风电安全

    海上风电的主要施工场所是施工船和施工船的周边,主要视频监控的范围为施工船、施工船周边等区域。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在施工船的制高点视野开阔的地方,可克服雾天、黑暗等对图像画面的影响,实现对海上目标,如船只、漂浮物等目标的观察、搜索、跟踪、监视。还可以通过雷达、AIS捕获的船舶信息,进行视频联动,实现对特定目标的实时追踪;具备船舶学习功能,视频自动巡航状态下发现船舶,自动跟踪船舶,记录船舶行为。

    施工船上的视频监控(CCTV)通过施工船微波网络覆盖系统将视频图像传输至集控中心(施工船网络覆盖系统详见海上施工船网络覆盖系统建设的相关内容)。

    当前,海上风电施工领域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市场成熟和监管加强,海上风电的施工安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国家能源局、海事局也在加强对海上风电建设、运维的监管。在“福景001”号发生事故后,国家能源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风险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监理、运维、船舶运营等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与相关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督促其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海上风电建设施工、运行维护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上海、江苏、山东海事局陆续发布了海上风电通航安全管理办法。

安徽水上风电安全方案,风电安全

    项目施工船与集控中心之间传输距离远,而且施工区域没有运营商的公网信号,需要传输视频图像等,带宽要求高(50M-100M),加上船舶在移动状态,以往的网桥、自组网等技术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针对上述需求和项目的特点,拟采用先进的带动态跟踪伺服动中通高带宽微波通信技术,该技术是使用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进行通信,该波长电磁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200MHz(0.3GHz)-300GHz,

    项目选用5.8G频道进行传输,无需申请频率执照。与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网传输方式不同的是,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并且借助伺服动态跟踪技术,保证船舶在移动状态下还保存良好的连接。 对其管辖海域内从事海上风电建设、运维的船舶、人员进行专门管理。江苏风电安全解决方案

船载动中通设备能为船舶打造一条高性价比、高带宽、远距离的百兆级无线传输链路。安徽水上风电安全方案

    1、构建海上风电船舶动态监管系统,建立覆盖整个风场的AIS和VHF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对风电场施工船舶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时动态监控;对运维船舶和进入风电场内的外来船舶实行实时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三层防御警戒圈,根据不同情况对闯入的船舶发出提醒、告警、驱离。对船舶与风机的碰撞风险进行主动防控。

    2、构建人员动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设置门禁系统实时查看每天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情况,并通过视频监控对未戴安全帽和未穿救生衣等违规情况进行告警。海上施工人员携带个人示位标,监控中心随时可了解施工人员的位置,提高作业人员动态管理的效率。并在落水时能够自动在平台上进行告警,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快速进行施救。 安徽水上风电安全方案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