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劳动纠纷律师咨询

时间:2024年06月18日 来源:

劳动者有哪些权利救济途径? 协商、劳动监擦大队投诉打12333、调解、仲裁、记者热线等媒体曝光形式。 仲裁庭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吗? 发生劳动纠纷要去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庭申请仲裁,如果劳动履行地与公司所在地不一致,到劳动履行地的仲裁庭申请,由于劳动纠纷属于仲裁前置程序,所以不要去法院。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务合同有问题?天境星峰律师,为您详细解读。松江区劳动纠纷律师咨询

松江区劳动纠纷律师咨询,劳动纠纷

一般情况下,劳动纠纷不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但是,以下几种情形除外: - 只要求支付工资报酬的案件:有的单位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就以打欠条的方式拖欠工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第3条相关规定,若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单位支付工资。 - 劳动仲裁逾期未处理的案件:劳动仲裁的受理和裁决都是有是时限要求的,不可能一直拖着,如果劳动仲裁逾期没有受理或者出结果的话,当事人就不用再等待了,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 员工无社会保险待遇的案件:用人单位不给员工购买社保、不按规定为员工参保以及以补贴代替社保等行为,会导致员工无法享受社保待遇,或无法享受应有等级的社保待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第1条相关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导致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法院应当受理。杨浦区劳动纠纷律师收费标准天境星峰律师团队,专业处理劳务纠纷,让您倍感安心。

松江区劳动纠纷律师咨询,劳动纠纷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次月起到签订劳动合同之日,劳动者可以向单位请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满一年都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劳动合同期限转化为无固定劳动合同期限。 双倍工资包含每个月单位应当支付的月工资,即单位应在给与每个月工资的基础上再多支付每个月的工资。 从用人单位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的次月直至满一年,满一年的次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超一年则不能请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举例:王某于2012年5月1日入职某公司,该公司应在2012年6月1日之前与王某签订合同,但该公司一直不履行合同签订义务,直到2012年10月15日才想起与王某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王某可向仲裁庭或者法院主张2012年6月1日到2012年10月14日之间的双倍工资,即4.5个月的双倍工资,如王某在2013年10月13日未行使双倍工资的权利,那么王某的诉讼时效将失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考虑,采取种类多样的经营模式。实践中存在部分企业滥用承包经营方式,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内部承包合同规避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以已经签订承包合同为由否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转嫁用工风险。人民法院在判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时,不仅要审查双方签订合同的名称,更要通过合同的内容和实际履行情况实质性审查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否具备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准确认定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纠正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等规避用人单位义务的违法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务关系遇挑战?天境星峰律师,助您应对自如。

松江区劳动纠纷律师咨询,劳动纠纷

上海天境星峰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具有多年经验的综合型律师事务所,自成立以来秉持“诚实守信”,“严谨踏实”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诉讼与非诉讼法律服务;在企业法律顾问、分家析产、房产纠纷、合同纠纷、债务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并重组、劳动纠纷等案件办理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上海天境星峰律师事务所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得到大量的好评。律所自成立以来成绩斐然,已经在社会各界和同行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和评价。天境星峰律所突破旧有经营模式既在横向上延展了互联网服务内容,又在纵向上聚集了每一个相关环节带来的商机与竞争力,满足了更高层面上客户对法律法规需求。 我们提供服务的行业涉及教育、服饰、金融、房地产、旅游、IT、电子、汽车、快消、日化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在业界赢得良好口碑和赞誉。上海天境星峰律师事务所,专业处理劳务纠纷,为您的权益保驾护航。奉贤区劳动纠纷仲裁前置

劳务纠纷不用怕,天境星峰律师,为您排忧解难。松江区劳动纠纷律师咨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与劳动人才竞争密切相关,构成了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用人单位预先通过竞业限制约定等形式约束劳动者再就业的工作单位及就业方向,保护企业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本案中,作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者采取通过配偶实际经营竞争企业的方式实施竞业限制行为,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方式更为隐蔽。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准确认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判令其承担违约责任,秉持适当惩戒与维持劳动者生存的标准合理确定违约金数额,发挥制度优势,衡平劳动者自主择业与市场公平竞争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公平、合理、有序的良性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松江区劳动纠纷律师咨询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