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SUPER IC厌氧反应器公司排名
固体悬浮物(SS)的厌氧消化特点:
(1)厌氧消化周期长往往需要几天、十几天的时间。为了得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处理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含量较高的有机废水时,需要延长厌氧消化的时间,才能使固体物质得到更充分的消化。
(2)厌氧出水的水质差不能水解的固体悬浮物在厌氧反应器中会转变成非菌体污泥。一部分非菌体污泥会成为厌氧污泥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非菌体污泥进入厌氧水出,会推高厌氧出水的COD,恶化厌氧出水的水质。能水解但不能甲烷化的固体悬浮物则会以残留可溶性有机物的形式进入厌氧出水。
(3)降低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处理效率。颗粒污泥反应器通常都有较高的产气负荷和较大的上升流速,当沉降速度慢的固体悬浮物进入颗粒污泥反应器后,会被洗出反应器。由于颗粒污泥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短,因此,颗粒污泥反应器对消化固体悬浮物起不到太大作用
(4)阻碍厌氧污泥的沉降厌氧消化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固体悬浮物时,会降低厌氧污泥尤其是絮状污泥的沉降速度。只有当SS降到5000mg/L以下,絮状污泥才能够缓慢地沉降。固体悬浮物的大量存在也会影响到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只是影响较小而已,但对新形成的极细小的颗粒污泥的沉降,则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目前,全混合式的厌氧接触反应器已被用于废水中SS 浓度较高的好氧污泥处理、酒精废醪处理。湖南SUPER IC厌氧反应器公司排名
厌氧反应器
厌氧出水的COD构成:厌氧出水的COD通常是由这3种物质所构成:①残留的可溶性COD,由不能甲烷化的可溶性的有机物所构成;②菌体污泥构成的COD,由厌氧消化微生物所构成;③非菌体污泥构成的COD,由不能水解的固体悬浮物所构成。为此,要改善厌氧出水的水质,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有:①在厌氧消化前对固体悬浮物含量高的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或作水解酸化处理;②采用颗粒污泥反应器;③定期从厌氧反应器中排除厌氧污泥;④从厌氧出水中分理出厌氧污泥。武汉EGSB厌氧反应器供应商连续搅拌反应器系统,或称全混合厌氧反应器,是一种使发酵原料和微生物处于完全混合状态的厌氧处理技术。
厌氧系统对氮、磷、氮的需求:
厌氧消化微生物需要氮元素、磷元素和硫元素。
1.氮元素可以来自任何能提供-NH2或者NH4+的化合物。如各种含氮的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和含氮的无机物(NH4OH、NH4HCO3),都可以作为氮源。其中产甲烷菌只能以氨态氮作为氮源。
2.磷元素可以来自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铵。
3.硫元素来自无机硫,比如硫酸根;或者有机硫,比如蛋白质中的-SH2.
营养元素的C/N/P的比例范围可以是300~500:5:1之间。通常是300~350:5:1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的优点:
(1)容积负荷较高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在中温条件下可达到20kgCOD/(m³·d)左右,在高温条件下可达到30kgCOD/(m³·d)左右,是UASB和EGSB的1~2倍,是絮状污泥反应器的2~4倍。
(2)由于IC反应器的传质性能好,有机物在较短时期内便能得到较充分的消化,与其他反应器相比,在同样的厌氧消化周期内,IC反应器的COD去除率更高些。
(3)厌氧出水中菌体污泥的含量少IC反应器的菌体污泥多以颗粒污泥的形式存在。由于颗粒污泥不容易流失,进入厌氧出水中的菌体污泥的含量较少。
(4)由于IC反应器存在内循环,提升了下反应室的水力负荷。上升流速的增大也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生长。
(5)颗粒污泥不容易流失IC反应器具有一个产气负荷较低的区域,即上反应室。这一区域的存在,十分有利于颗粒污泥的沉降与滞留。在上反应室中,不容易出现全混合态污泥床,颗粒污泥不容易流失,为下反应室颗粒污泥床的过度膨胀预留了充足的接纳空间。
(6)更适合于处理较低浓度的有机废水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进水量大,因此更适合处理较低浓度的有机废水。
(7)反应器故障少,操作更为简便IC反应器进水管少、出水孔径大,不容易出现堵塞。 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有三个阶段。
发酵液酸化的原因:
在启动运行阶段,在产甲烷菌尚未得到大量的富集之前,采用了过高的容积负荷水解产酸菌倍增时间较短、繁殖较快,而产甲烷菌的倍增时间较长,繁殖较慢。在启动运行过程中,当产甲烷菌尚未充分富集起来之前,如果有机负荷过高,水解产酸菌的代谢旺盛,产甲烷菌来不及消耗产酸菌所产生的乙酸,从而会导致有机酸的积累,引起pH值下降。
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如果反应器并未超负荷运行,却出现了酸化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是由于厌氧污泥出现了过度的流失。污泥流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产甲烷菌的丧失。污泥流失尽管也丧失了产酸菌,但产酸菌能得到较快的增殖和补充,由于产甲烷菌数量的不足,不能及时地将乙酸转化为甲烷,从而导致酸化现象的发生。
在运行过程中厌氧消化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波动在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厌氧消化条件(如有机负荷、温度、碱度、pH值以及有毒物质的浓度等因素)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时,由于水解产酸菌的适应能力强,受到的影响较小;而产甲烷菌的适应能力弱对这些变化的因素更为敏感,从而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这种情况下,水解产酸菌产生的VFA不能全部被产甲烷菌所消耗,从而使厌氧消化系统内会出现有机酸的大量积累。 塞流式厌氧反应器消化器内的沼气产生可以为料液提供垂直的搅拌作用。上海高效厌氧反应器价格
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池体体积较大,负荷较低,其污泥停留时间等于水力停留时间。湖南SUPER IC厌氧反应器公司排名
颗粒污泥形成学说:(1)晶核说:Lettinga认为,在厌氧污泥中存在无机盐构成的晶核,例如不溶性的CaCO3就是其中的一种。微生物围绕着这个晶核逐渐成长为颗粒污泥。(2)电荷中和说:细菌细胞的表面带负电荷,在金属正离子的作用下,细菌表面的负电荷被中和。由于减少了同性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使得细菌能够互相凝聚成团,形成颗粒污泥。(3)胞外多聚物说:该学说是Wiegant在1987年提出的,主要论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废水中存在甲烷八叠球菌和甲烷丝菌,他们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自然聚集成核的现象,还具有附着在其他颗粒物表面的能力。聚集与黏附的能力可以导致比较初的颗粒污泥核的形成。②颗粒污泥核的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水力负荷和产气负荷的作用,水力负荷和产气负荷这两种作用力之和称为选择压。③由选择压引起的运动能产生剪切力,使密度较大的污泥核转化成球状的颗粒污泥。④选择压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把絮状污泥洗出厌氧反应器。絮状污泥从反应器中被洗出的过程称为水力分级或水力筛选作用。⑤质子移位-脱水说:该学说是Tay等在2000年提出的,该学说认为,污泥颗粒化可分为细菌表面脱水、颗粒核形成、颗粒成熟及颗粒后成熟4个阶段。湖南SUPER IC厌氧反应器公司排名
上一篇: 河北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公司排名
下一篇: 广东天然气脱硫反应器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