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偏光金相显微镜操作

时间:2024年01月30日 来源:

为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注意以下事项:1.试验室应具备三防条件:防震(远离震源)、防潮(使用空调、干燥器)、防尘(地面铺上地板);电源:220V+-10%,50HZ温度:0度-40度.2.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3.当载物台垫片圆孔中心的位置远离物镜中心位置时不要切换物镜,以免划伤物镜。4.亮度调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过亮,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损视力。5.所有(功能)切换,动作要轻,要到位。6.关机时要将亮度调到小。7.非专业人员不要调整照明系统(灯丝位置灯),以免影响成像质量。8.更换卤素灯时要注意高温,以免灼伤;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卤素灯的玻璃体。9.关机不使用时,将物镜通过调焦机构调整到比较低状态。10.关机不使用时,不要立即该盖防尘罩,待冷却后再盖,注意防火。11.不经常使用的光学部件放置于干燥皿内。12.非专业人员不要尝试擦物镜及其它光学部件。目镜可以用脱脂棉签蘸1:1比例混合液体甩干后擦拭,不要用其他液体,以免损伤目镜。无锡成像金相显微镜价格。深圳偏光金相显微镜操作

金相显微镜选购要素1、成像质量金相显微镜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获得金属显微组织图像(即金相图谱),而后对金相图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成像质量的高低是衡量金相显微镜品质好坏的首要指标。要获得清晰的图像必须满足高反差、高亮度、色还原好和高分辨率这四个基本条件。2、持续稳定性除了成像质量外,还应考虑到金相显微镜在正常使用下长期稳定保持Z佳工作状态,我们称之为机械性能持续稳定性。金相显微镜是高价值高精密的光学仪器,其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用户在选购时还要考察生产商在制造上所选用的材质、制造精度、机械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济南光学原理金相显微镜无锡实验金相显微镜。

多功能紧凑设计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大型卧式显微镜才是功能齐全的高级设备.但是,现今生产的显微镜(包括高级研究型)基本上都采用紧凑的台式设计并使用先进的平场消色差物镜或平场复消色差物镜以及广视场目镜.有的显微镜还配有电动控制的物镜回转头,只需按下按钮,所需的物镜就会自动旋入光程,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的大小也能随着物镜的更换自动进行调整.照明方式则有明视场、暗视场、偏振光、微差干涉衬度(DIC)等四种比较常用的照明方式,而且照明方式的变换也极为简便.

显微照相和图象分析走进了数字化时代显微镜的内置照相装置或外置照相附件既可以使用35mm胶卷,也可以使用大尺寸胶片或一次成象感光器材,不过35mm胶卷更为经济和便捷,从而获得更加普及的使用,数字成象系统也逐渐用于显微照相,它可以很容易地将数字化的图象储存在计算机内,也可以随时将其打印成照片或通过电子邮件传递,免除了暗室操作.有了图象分析软件,还可以将数字化图象经过图象处理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如晶粒度测定、镀层或涂层厚度测定、孔隙度测定等.杭州光学原理金相显微镜应用领域。

检测标准播报人们经常接触的是一般普通金相显微镜,它主要用于测量金属表机金相组织的测试,用途比较普及,对企业,冶金等部门起着实验,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生产金相显微镜厂家比较多,型号,规格又不统一,所以对金相显微镜检测至今尚无国家、地方、部门检定规程,因此,我们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进行检测。物镜转换器定位误差检具:(1)10倍十字目镜。(2)分划值为0.01mm的分划尺,其任意两划线间的极限偏差为±0.005mm。检测方法:在被检金相显微镜的转换器上装40倍物镜,目镜筒内放10倍十字目镜,对置于载物台上的0.01mm分划尺调焦清晰,使分划尺上某一分划与目镜中十字划中心重合,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向左,右多次定位(不少于3次),观察0.01mm分划尺像的偏移,以比较大偏移值作为检测值。技术要求:不大于0.02mm。无锡偏光金相显微镜研发。宁波成像金相显微镜操作

实验金相显微镜应用领域。深圳偏光金相显微镜操作

普遍采用无限远光学系统物镜按照无限远象距进行设计而不是象常规物镜那样按照有限象距进行设计,这种光学系统称为无限远色差和象差校正的光学系统或简称无限远光学系统.使用这种光学系统时,当入射光从试样表面反射再次进入物镜后,并不收敛而是保持为平行光束,直到通过镜筒透镜后才收敛并形成中间象,即一次放大实象,然后才供目镜再次放大.无限远光学系统的优点是显微镜中的各种光学附件(如暗视场光束分离器、偏振光分离器、用于微差干涉衬度)的棱镜、检偏振镜,以及其它附加滤色镜等)都可以放置在物镜凸缘与镜简透镜之间平行光束的空间,由于成象光束没有受到上述光学附件的干扰,物象的质量不会受到损害,从而简化了物镜设计中色差和象差的校正.此外,在无限远光学系统中,镜筒长度系数保持为一,无论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也不需要一个固定的中转透镜系统。德国、日本的公司生产的金相显微镜均已先后采用无限远光学系统设计.深圳偏光金相显微镜操作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