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饮料服务认证新版标准

时间:2024年06月24日 来源:

(1)企业向星级品牌认证公司提出申请。(2)签订认证合同,准备相关资料。(3)查看改进企业的服务体系文件。(4)派遣审核员到企业现场评审和评分。(5)审查通过,颁发相应星级的服务认证证书。05商品售后服务体系认证的价值(‌‌1)认证,通过认证的企业,证明其在全行业范围的服务性。(2)大型企事业单位招投标、采购等活动的重要参考和资质要求。(3)消费者认可,通过认证企业在产品及包装上可标识“售后服务认证”星级标志,具有说服力和证实性,供消费者放心选购。(4)企业服务达标,通过认证的企业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能强化服务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5)持续改进服务,完善服务体系,建立良好售后服务口碑,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利润链持续收益。服务认证选用的是评分制,依照规范和有关的要素进行打分,终究以分值决议星级。南京饮料服务认证新版标准

南京饮料服务认证新版标准,服务认证

为进一步规范认证审核活动,便利认证机构报送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审核计划信息,经研究决定精简认证认可业务信息统一上报平台(以下简称统一上报平台)管理体系认证及服务认证审核计划信息上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取消四个上报字段,取消“被审核组织所在国家地区代码”、“本次审核对应的认证申请编号”、“本次审核对应的认证证书号”、“认证机构批准号”共四个上报字段。新增一个上报字段,新增“审核方式”上报字段,审核方式代码为FS01:现场审核;FS02:远程审核;FS03:现场审核与远程审核相结合。调整一个上报字段,将“审核员注册证书编号”信息修改为审核员证件号码。关于审核计划编号,建议认证机构审核计划编号前7位按照如下规则设置:内资认证机构:第1位为R,第2位至第5位为认证机构顺序号,第2位为预留扩展位,默认为0;第3位至第5位为认证机构批准号后三位。第6位至第7位为分支机构代码,由认证机构自行编码徐州服务认证认证证书服务认证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期。

南京饮料服务认证新版标准,服务认证

售后服务成立单独的品牌公司,可以实体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实体制造型企业;依托售后服务体系----成立专业的多元化产品销售的销售公司;成功的售后服务体系,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正确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能够建立好自身的售后服务体系而又被市场所认可,那这个体系不光会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基础纽带。

管理体系认证和商品售后服务认证有什么区别?名称含义的不同“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指该标准是对“商品售后服务”进行评价的一个系统,该系统包括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商品售后服务认证,是指运用该系统对企业进行外部审核和认证。“管理体系”是一个专有名词,也可称为“管理方法”,指企业在质量控制上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词是在“管理体系”四个字上,意思就是对“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比如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的结果是证明企业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管理。两者一个是对企业服务能力的认证,一个是对企业管理措施的认证。服务认证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使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南京饮料服务认证新版标准,服务认证

构建服务认证的原则,1、继承性原则,志愿性产品认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已有多年的实践,服务是广义产品中的一种,因此构建服务认证模式时可借鉴产品认证模式。国际国内已开展多种服务认证,构建的认证模式应包括这些服务认证模式或能与其兼容。2、通用性原则,拟开展服务认证的业务范围有四个门类33个小类,涵盖消费类的宾馆、餐饮及维修等,社会类的教育、医疗,流通类的客运、商贸及生产性的服务类的金融、保险、房地产中介和物业管理等服务领域,不只服务提供过程千差万别,组织规模和装备、技术要求都相差甚远,采用的认证模式应能适用于上述分类中的各业务范围。3、可操作性原则,构建的认证模式应实用,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运用这种认证模式的成本和财力,认证有时限要求,构建的认证模式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实施。4、守法原则,服务认证模式是评价服务质量的方式,进行服务质量评价需要获取客观证据,获取证据的方式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服务认证本身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活动,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专业化体系,涉及几乎所有服务行业。珠海批发业服务认证认证作用

服务认证是针对服务行业的认证。南京饮料服务认证新版标准

执行售后服务工作的部门,及相关的管理和支持部门(标准条款中提到的部门)都与认证相关,如:生产管理部门、服务文化的宣贯部门、服务策略的制定部门、服务网点管理部门、人员培训部门、工具和资源保障部门、监督部门、研究和改进部门、商品信息管理部门、配送和维修执行部门、商品质量保证(采购)部门、废弃品处置部门、客户关系维系部门、投诉接听和反馈部门、销售部门、设计部门等。GB/T27922-2011标准5.1.2.2提出:“按服务管理人员总数的10%配置售后服务管理师,负责对售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和对售后服务活动的指导”。服务管理人员有两个层面,一是在组织总部,在服务有关部门、服务有关环节和岗位的负责人,包括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二是在下属分公司、服务网点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说企业至少要配备1名售后服务管理师。南京饮料服务认证新版标准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