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轨道交通涂料环氧乳液闪点
环氧乳液/水性环氧树脂AERS®6205:6205是基于1型环氧树脂改性的水分散体。外观呈白色乳液状态,带有蓝光。不含助溶剂。特点:1.稳定性好,对颜填料有一定分散的作用2.不含有任何助溶剂及环氧稀释剂,环保安全3.具有优异的耐水和耐盐雾性能4.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主要用途:1.本品与水性环氧固化剂混合后(如AERS®7038)对多数金属底材有很好的附着力,且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适合于开发防锈底或防护漆,为了达到更好的防腐蚀性,一般建议固化剂用量是化学理论计算量的80%2.本品参与颜填料分散碾磨时的温度不宜超过50℃3.在设计配方时,添加剂或颜填料需经过试验证明在配方中稳定才可以使用,如添加剂含有能与环氧基团反应的物质,会影响配方的稳定性4.本品可以不加助溶剂喷涂5.本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加入pH调节剂AERS®7013为非离子型环氧固化剂,其特点为:干燥速度快,与多数环氧乳液都有好的相容性。浙江轨道交通涂料环氧乳液闪点
防腐涂料的使用方法:无机聚合物防腐涂料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防腐低层涂层与有机漆配套使用,单层的无机聚合物防腐涂料作为底漆时可与环氧系、丙烯酸系、聚氨酯系。①防腐性能优:附着力好,防腐性能优,寿命长。②施工性能优:能象常规防腐涂料那样,常温快速固化,施工简便,不熟练者也能操作(氯化橡胶重防腐涂料之所以能得到大量应用,主要就是这个原因)。③环保性能优:传统的溶剂型防腐涂料固含量只能达50~60%,而高固体分重防腐涂料的固体分则可达70%~80%,甚至90%~,溶剂减少近一半,展示出良好的环保性能。南京工程机械涂料环氧乳液钢结构南京水性工业涂料用环氧乳液喷涂。
环氧乳液AERS3240:3240是以Ⅸ型环氧树脂为主体,经丙烯酸改性的水分散体。外观呈白色乳液状态,带有蓝光。对于金属有较好的附着力。特点:1.高闪点,环保安全;2.可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水对其有明显降黏作用;3.表干速度非常快,可在配方中增加助溶剂来降低表干速度;4.有比较高的硬度,铅笔硬度比较高可达4H;5.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较好的耐盐雾性能;主要用途:1.本品特别适合于对防锈性能有要求的底漆,可作为金属底材上的防护漆所使用。2.由于本品对于金属有着的附着力,所以本品特别适用于五金烤漆,以及车用底、中涂漆等。3本品可用于水性氨基烤漆,一般氨基树脂添加量为本树脂重量的7~12%。
水性树脂优势:(1)、环保性.水性涂料用水而不有机溶剂做稀释剂,因此不含有毒化学物质。(以往分散介质为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中含有有毒物质,完全挥发干净至少需要几十年,对于婴儿小孩及未出生的小孩的智力发育是有很大影响的,其中“游离TDI”还具有致的危险。)(2)减少火灾风险:与溶剂型产品的易燃性相反,水性产品不易燃的防火性,有效减少火灾发生。(3)水性涂料的成膜后特点:与底材具有极高的附着力,固化后的涂膜耐腐蚀性和耐化学药品性能优异,涂膜收缩小、硬度高、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能、电气绝缘性能优异等。(4)高吸水树脂(保水剂)系列,保持水分作用。徐州高性能环氧乳液喷涂。
水性涂料分类:水性涂料商品在工业涂料范畴还有较大开展空间,首要会集在三个方面使用。一是轻度、中度防腐范畴,如修建、钢结构防腐涂料范畴,在重度防腐范畴由于技能条件约束,开展难度还较大;二是家私涂料范畴木器涂料,现在我国家私涂料水性化率为5%摆布,但水性涂料商品出现出技能开展迅猛、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姿势,后期开展空间无穷;三是轿车涂料范畴,现在我国轿车涂料中,底漆已全部水性化,面漆水性化率已到达50%摆布,轿车修补涂料尽管水性化率不高,可是遭到以北京为的多个要点区域对汽修职业进行环境管理的请求,以及要点公司已具有水性轿车修补涂料的技能储备,该范畴也将出现迅速增长态势。此外,集装箱涂料、工程机械涂料水性化开展相同潜力无穷。氯乙烯共聚乳液VAERS可用于中轻防腐底漆,为涂料水性化提供有力支撑。环氧乳液水性环氧树脂AERS®以水为分散介质,固含高、黏度低,绿色环保,低VOC。杭州防锈底漆环氧乳液闪点
无锡防护漆用环氧乳液喷涂。浙江轨道交通涂料环氧乳液闪点
水性环氧富锌涂料:由于锌粉的存在,水性环氧富锌涂料可有效地对箱体进行阴极保护,延缓箱体腐蚀进度,防止因磕碰引起的漆膜脱落,因此该体系得到了箱东的一致认可。水性环氧富锌涂料,主要成分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锌粉及各种助剂,活泼金属锌粉可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有锌粉存在的组分中,不可以含有水分,而环氧涂料中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也不可以在一个组分中,因此设计配方时有2种思路(锌粉与环氧树脂在一个组分中;锌粉与胺类固化剂在一个组分中)。因水性环氧富锌涂料是给箱体提供防腐的主要涂层,因此该产品的防腐性能、机械性能为配方设计要点,同时要重点兼顾施工性能。浙江轨道交通涂料环氧乳液闪点
上一篇: 江苏单组分环氧乳液富锌底漆
下一篇: 苏州防护漆用环氧乳液冻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