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先进自动上下料机

时间:2024年01月30日 来源: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下料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夹持稳定的自动上下料机器人。背景技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和降低人工劳动力,市面上会采用机器人进行上下料工作,现有的上下料机器人使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夹持不稳定,不方便夹持不同长度的工件,同时如果工件较重,在夹持上下料的过程中,容易脱离夹持机构向下掉落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夹持稳定的自动上下料机器人。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稳定的自动上下料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稳定的自动上下料机器人,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部设置有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输出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输出端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后侧外壁右端设置有液压缸二,所述液压缸二输出端贯穿支撑臂并连接有夹持座,且夹持座位于支撑臂前方,所述夹持座前侧通过横向设置的燕尾滑槽设置有两组燕尾滑块,两组燕尾滑块前侧均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座右侧设置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输出端设置有双向丝杠。它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江苏先进自动上下料机

江苏先进自动上下料机,自动上下料机

所述连杆固定座10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的铰链座108,所述铰链杆104的一端与该铰链座108铰接,所述铰链杆104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件102的内表面铰接。其中,所述夹持件102为弧形片状。至少两个所述夹持件102在收合时围拼成一圆筒状。对于圆柱形电池使用,使夹持件102与电池壳的内表面更加贴近,加强夹持的效果。其中,所述滑槽107为T形滑槽107,所述滑块106为T形滑块106。使夹持件102限位在连杆固定座103上。其中,所述铰链座108、铰链杆104和夹持件102均以所述连杆固定座103的中心轴线作为中心轴线等间设置。等间设置,可以保证对夹持件102行程的稳定性和恒定性。如图1-7所示,一种注液机的全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包括机架2,在机架2上架设有导轨3,在导轨3上设置有上下料机械手,***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上下料机械手沿导轨3移动;所述上下料机械手包括升降驱动装置5和夹持组件,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驱动夹持组件做上下升降移动;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驱动装置6和上述的一种夹持爪1,该夹持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夹持爪1的张开和收合。该上下料机械手设置有多组,单一***驱动装置4驱动两组上下料机械手。上下料机械手通过夹块固定在同步带10上。本实施例中。黄浦区大规模自动上下料机它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故障率。

江苏先进自动上下料机,自动上下料机

同时对支撑板122的移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连接块121后侧外壁底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24,支撑板122顶部后侧固定设置有垫块,且液压伸缩杆124输出端与垫块前侧连接,支撑板122顶部前侧设置有橡胶层125,橡胶层125用于与工件底部接触,降低接触磨损的同时避免工件在上下料时向下掉落,通过液压伸缩杆124可带动支撑板122向前侧或向后侧移动;如图2所示:缓冲板113顶部和底部靠近基板11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可采用焊接的方式,且基板111上的凹槽内壁横向开设有与限位滑块匹配的限位滑槽,通过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的配合避免缓冲板113脱离基板111,同时起到均匀挤压缓冲弹簧114的作用;如图2所示:弹性垫115远离缓冲板113的一侧外壁均匀设置有防滑纹112,设置防滑纹112进一步提高夹持块10对上下料工件夹持的牢固性;夹持座7后侧外壁四周均设置有支撑伸缩杆(图中未示出),支撑伸缩杆的设置不影响液压缸二6驱动夹持座7移动,用于保证夹持座7移动的稳定性,且四组支撑伸缩杆后端均与支撑臂5前侧外壁连接,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的固定方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图1-3,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支撑板1和支撑台2,支撑板1上安装有储存及输送工件机构3,支撑台2上对称安装有自动上料机构4和自动下料机构5;储存及输送工件机构3包括固定架31、装料斗32、输送带33、理料盘34和送料槽35,固定架31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上,装料斗32固定连接在固定架31的一侧,理料盘34固定连接在固定架31上,装料斗32通过输送带33与理料盘34相连接,输送带33固定连接在固定架31上,理料盘34上固定连通有送料出口36,送料槽35的一端与送料出口36相连接,送料槽35的另一端与自动上料机构4相连接。自动上下料机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江苏先进自动上下料机,自动上下料机

本发明提供的片材自动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械手2为三轴机械手。三轴机械手主要具有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三个方向上的平移自由度,这种三轴机械手的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容易嵌入抛光主机,而且控制算法简单,操控更为精细。较佳的,本发明提供的片材自动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械手2包括***导轨21、第二导轨22、第二升降机构23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轨22于所述***导轨21上平移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导轨22装设于***导轨21上、且与所述***导轨21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升降机构23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22的一端,所述吸取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23上。所述***导轨21用于实现x轴方向上的平移自由度,所述第二导轨22用于实现y轴方向上的平移自由度,所述第二升降机构23用于实现z轴方向上的平移自由度,而所述吸取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23的下部,整个上下料机械手2紧临于料架1的上方。这样的上下料机械手2结构十分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嵌入抛光主机。较佳的,本发明提供的片材自动上下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构件24和第二驱动构件25,所述***驱动构件24设置于***导轨21上、用于驱动第二导轨22沿第二导轨22所在直线方向(y轴)平移。它能够优化物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松江区工程自动上下料机

它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江苏先进自动上下料机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驱动装置和上述的一种夹持爪,该夹持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夹持爪的张开和收合。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包括一退料组件,该退料组件包括退料驱动装置和退料板,在退料板上设置有让所述夹持爪穿过的过孔,该过孔的内径与夹持件的外径的间距小于电池壳注液口的壁厚。其中,沿所述过孔向退料方向设置有卡栏,在卡栏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一致的卡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由从动轮、同步带和同步轮组成的转动组件驱动所述上下料机械手。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光电感应组件,该光电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上下料机械手上的金属感光片以及在导轨的始端和末端均分别设置有光电感应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夹持爪采用内夹持的方式,由连杆和铰链组成的传动组件将中心轴向运动转换为径向运动,实现夹持件的张合,避免了外部夹持的方式对电池壳外表面的损坏;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强夹持的稳固性,还在夹持件上设置磁铁。二、利用光电感应组件实现对上下料机械手移动位置的监测,保证移动位置的准确性。三、整体的结构简单,组装难度低和维修难度低,全自动化的运作能够**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省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夹持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江苏先进自动上下料机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