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环保水土保持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时间:2022年08月03日 来源:

请问如果是代征道路和公共绿化面积,需要交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吗?不是红线范围,也不是临时占地。有没有什么相关文件?答: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第4.4.1 规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长久征地、临时占地(含租赁土地)以及其他使用与管辖区域。因此,您提到的代征道路和公共绿化面积属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当依法依规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14 、为向全市人民提供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我市建设了奥体中心项目,建设内容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配套设施及周边休闲绿地,请问水土保持补偿费是否可以扣除属于公共绿地的面积答:《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14 〕8 号)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市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的免征水土保持补偿费。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意见,市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范围包括面向城市及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市政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整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园林绿化设施等相关基础设施。因此,我们认为,您提到奥体中心项目的建设内容中,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园林绿化设施部分属于免征情形,免征水土保持补偿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行为举报。重庆环保水土保持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的作用在于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其工程包括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漫地、引水上山等。小水库:库容在10万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之间的水库。其中,库容在100万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的为小Ⅰ型水库,库容在10万立方米~100万立方米的为小Ⅱ型水库。蓄水塘坝:塘坝是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修筑的一种小型蓄水工程,拦截和贮存当地地表径流的蓄水量不足10万的蓄水设施.用来积聚附近的雨水﹑泉水﹑以灌溉农田。引洪漫地:应用导流设施把洪水引入耕地或低洼地、河滩地以改善土壤水分、养分条件的措施。广安市政水土保持设施设备“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十六字方针。

一个旅游项目中,有流转的林地,林地不开发建设只需要建设看护人员的房屋,这部分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吗?如果编制了需要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吗?答:问题一:按照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您提到的旅游项目(含流转的林地等所有建设内容)应当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问题二:按照《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14 〕8 号)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开办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征占用土地面积计征。因此,您提到的旅游项目应当按照征占用土地面积计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占用土地面积指的是征占用土地的全部面积,不是其中项目建设占用的土地面积。

    什么是溅蚀?答:溅蚀是指裸露的地表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它是在一次降雨中较早导致的土壤侵蚀。【关键词】溅蚀8、溅蚀是如何形成的?答:裸露的土地受到较大雨滴打击时,表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把土粒溅起,溅起的土粒落回坡面时,坡下比坡上落得多,因而土粒向坡下移动,随着雨量的增加和溅蚀的加剧,地表往往形成一个薄泥浆层,再加之汇合成小股地表径流的影响,很多土粒随径流而流失,这种现象常成为溅蚀。溅蚀破坏土壤表层结构,堵塞土壤孔隙,阻止雨水下渗,是产生坡面径流和层状侵蚀创造了条件。【关键词】溅蚀9、什么是面蚀?答:面蚀是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面蚀面积大,侵蚀的又是肥沃的表土层,所以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所带来的效益。

什么是生态因子?

答: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什么是生态因子?

答: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蓄水保土效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在保水、保土、保肥以及改良土壤方面所获得的效益。广安市政水土保持设施设备

建设单位应于评审会议**~5天将方案送达有关**和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重庆环保水土保持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提升水土保持基础支撑能力15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成果应用。完成2019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审核并发布,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定量掌握全国各级行政区、重点区域、七大流域及主要支流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动态变化。深入开展监测成果分析和挖掘,及时将成果应用到水土保持管理各方面,提升监测支撑能力。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优化调整前期工作。研究论证提出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布局的思路原则和优化调整方案,组织编制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进前期工作立项。研究探索建立监测仪器设备计量检测认证制度。重庆环保水土保持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