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堤防行洪论证设计资质单位

时间:2022年05月04日 来源: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下简称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为适应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的需要,规范编制方法,保证编制质量,特制订本导则。1.2本导则适用于全国河道管理范围内大、中型及对防洪有较大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1.3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1.4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概述2基本情况3河道演变4防洪评价计算5防洪综合评价6防治与补救措施1.5防洪评价报告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水文资料要经相关水文部门认可。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缺乏基础资料时,建设单位应根据防洪评价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水文等部门进行基础资料的测量和收集。采用多年泥沙资料,分析评价河段输沙量及河段冲淤情况。巴中堤防行洪论证设计资质单位

墙身及顶板施工1)墙身施工前,将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凿毛,剔除松散混凝土,清理渣物并冲洗干净。然后绑扎墙身钢筋,经监理检查验收后支设墙身模板。墙身模板采用δ=1cm厚胶合九夹大模板,以60×80木方为竖向背楞,间距30cm,横向采用φ48钢管辅以双向φ16@60cm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得大于30cm,螺杆外套φ20PVC管。墙身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考虑连续安装,墙身模板在施工端部处使用加密拉杆固定墙身端部挡模。顶板支模搭设满堂支撑架,双向间距90cm,顶板模板采用δ=1cm厚胶合九夹大模板拼装而成,以60×80木方作背楞,间距30cm,φ48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支撑体系。模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以防漏浆。顶板模板经监理检查验收后,绑扎顶板钢筋。内江建筑行洪论证评估报告地面勘察包括测量河道两岸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管道轴线位置地面标高。

防洪评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专业、多学科,情况复杂,许多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如:壅水计算是否需要采用模型分析,壅水计算经验公式与实际有多大误差,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的误差有多大,哪种分析方法更实用和更符合实际,都需大量的实践和进一步的检验。今后需对大量工程实际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式和模型实验的结果进行验证分析,不断地对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修正和改进,使防洪评价计算方法和理论更加成熟、更切合实际,从而使工程建设对防洪和水利管理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减轻和降低,工程补救、补偿措施更趋合理。

建议(1)由于暴雨洪水的不确定性,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期间应加强防汛联络。另外,应编制施工期度汛预案和防洪应急预案,明确组织保证、工程保证和信息保证措施,并报当地水务局批准。(2)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作好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出渣、物资堆放必须符合防洪要求,严禁施工材料和弃渣堆积或弃倒于河道管理范围内。施工各项设施如混凝土搅拌站、材料库等临时设施应按相应的防洪标准设置,以尽量减小对河道的阻水、壅水、挑流作用。(3)施工完成后要对河堤进行恢复,由河道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4)建设单位应主动配合河道主管机关对施工的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在竣工验收时,邀请河道主管机关参加。进口条件主要是河床上游的来水量及其变化过程,河段上游的来沙量,来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

在现场查勘和充分搜集桥位附近河段水文泥沙、历史洪水、河道冲淤及河势变化、河道整治工程现状及规划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河道地形条件、河势变化、河道冲淤、设计洪水等基本条件,结合桥位附近河段的现状和河道整治工程现状及规划布设情况,采用统计分析、理论(经验)公式计算和数学模型论证的方法,分析桥位所在河段河道行洪、河道冲淤、河势变化的规律,预估大桥使用期限内河道冲淤变化趋势,核定桥位所在河段的设计洪水流量及洪水位,计算大桥的壅水和冲刷情况,然后根据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及防洪要求,分析大桥建设可能给河道防洪、河势变化、安全渡汛、工程管理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不利影响提出防治、补救措施,***提出防洪评价结果。按工程河段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防护区耕地和人口的数量,工程区河段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内江建筑行洪论证评估报告

根据《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一般导流洪水标准选择3~5年一遇。巴中堤防行洪论证设计资质单位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应简述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水利规划内容及实施安排,包括以下方面:1综合利用规划、防洪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规划等;2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具体规划要求;3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规划实施情况;4建设项目运用期内因规划实施引起的防洪形势、标准等变化情况。4河道演变河道演变主要介绍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特点,分析其近期河床的冲淤特性和河势变化情况,明确河床演变的主要特点、规律和原因,对河道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4.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历史演变过程应利用已有分析成果,简述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特点。4.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河道近期演变分析应根据有关实测资料,分析河段内深泓、洲滩、汉道、岸线等平面变化、断面变化及河床冲淤特性等。4.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河道演变趋势分析应根据历史、近期河道演变情况,结合水利规划实施安排,对河道将来的演变趋势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包括河道的平面变化、断面变化、河床冲淤变化等。巴中堤防行洪论证设计资质单位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