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废水处理

时间:2023年11月24日 来源:

厌氧系统对氮、磷、氮的需求:

厌氧消化微生物需要氮元素、磷元素和硫元素。

1.氮元素可以来自任何能提供-NH2或者NH4+的化合物。如各种含氮的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和含氮的无机物(NH4OH、NH4HCO3),都可以作为氮源。其中产甲烷菌只能以氨态氮作为氮源。

2.磷元素可以来自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铵。

3.硫元素来自无机硫,比如硫酸根;或者有机硫,比如蛋白质中的-SH2.

营养元素的C/N/P的比例范围可以是300~500:5:1之间。通常是300~350:5:1


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有三个阶段。广东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废水处理

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形成的条件:根据一些研究成果和厌氧反应器运行的实践经验,我们虽然还不能充分揭示颗粒污泥形成的全貌,但可以断言,颗粒污泥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接种物中要有颗粒污泥的原始核粒;颗粒污泥的形成,要有一个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原始核粒作为颗粒污泥生长的核。(2)反应器要有较高的水力负荷;高水力负荷和高产气负荷推动发酵液流动时所产生的剪切力,是形成颗粒污泥的原动力。(3)要具备合适的营养条件;颗粒污泥的生长需要较多样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山东新型厌氧反应器系统ECAR反应器采用增加高径比、出水回流技术和安装小间距三相分离装置。

广东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废水处理,厌氧反应器

传统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是借助消化池内厌氧活性污泥来净化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进入池内,经过搅拌与池内原有的厌氧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后,通过厌氧微生物的吸附、吸收和生物降解,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沼气。传统CSTR的缺点是1.搅拌机易坏,维修难。2.*靠搅拌机进行传质,搅拌不均匀,传质效果欠佳。碧州CSTR Plus依靠气体实现传质混合,有以下优点:1.内部无动设备,无检修之虑,不怕缠绕,不怕磨损。2.搅拌均匀无死角,底部无积渣,顶部无浮渣。3.耐受高氨氮和高硫酸根。4.可耐SS浓度更大(12%)。

油脂与脂肪酸对厌氧反应器的影响:

①油脂及长链脂肪酸易被厌氧污泥所吸附,使污泥上浮而流失,还会阻断传质过程,影响到厌氧污泥对其他有机物的降解。所以,油脂的存在会降低厌氧反应器的容积负荷。

②脂肪在pH值为8以上才溶解,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是不溶解的,pH值在6以下的脂肪水解十分缓慢。

③长链脂肪酸的抑制浓度约为500~1200mg/L。长链脂肪酸的毒性大于挥发性脂肪酸,原因可能在于长链脂肪酸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影响细胞的分裂。

④在高温厌氧消化条件下,挥发性脂肪酸大于3600mg/L时对厌氧消化有抑制作用。

⑤在中温厌氧消化条件下,挥发性脂肪酸大于2000mg/L时对厌氧消化便有抑制作用。在厌氧处理含油脂类的有机废水前,应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油脂。Ca²+能沉淀长链脂肪酸,可以作为消除长链脂肪酸毒性的一种方法,但这一反应要在进入厌氧反应器前进行。 厌氧反应器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物,生成甲烷气等可再生能源。

广东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废水处理,厌氧反应器

厌氧反应器中的产甲烷菌特点:

(1)生长适宜pH值在6.5~7.5之间产甲烷菌可以生长在pH值6.2~8.0的范围内,在厌氧系统中,当pH<6.2或pH>8.0时,会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

(2)产甲烷菌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在0~80℃甚至大于90℃的条件下都有产甲烷菌的存在。但不同的产甲烷菌种群有不同的比较好温度适应范围。自然界中的产甲烷菌存在3个类群,即低温菌群、中温菌群和高温菌群。低温菌的适宜温度为18~25℃,中温菌的适宜温度为35~39℃,高温菌的适宜温度为53~58℃。

(3)产甲烷菌生长繁殖比较缓慢产甲烷菌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天,而一般的水解产酸菌的培增时间只需数十分钟。由于水解产酸菌繁殖极快,而产甲烷菌生长繁殖十分缓慢,在厌氧反应器启动运行过程中,在产甲烷菌尚未富集起来之前,产甲烷菌来不及消化产酸菌所产生的有机酸会导致有机酸的积累和厌氧消化液酸化现象。只有等到产甲烷菌充分富集起来之后,产酸菌的产酸代谢与产甲烷菌利用酸产甲烷的代谢,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4)产甲烷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有无机盐、无机硫化物、NH4+CO₂、H₂等几种简单的化合物便能够生存,故产甲烷菌属自养微生物。 IC PLUS厌氧反应器出水稳定性好。广州新型厌氧反应器废水处理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拥有高负荷。广东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废水处理

pH值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①发酵液的pH值在6.2~8.0的范围内,厌氧消化能够顺利进行。当pH<6.2或pH>8.0时,厌氧消化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或完全的抑制。pH<6.2时,产甲烷菌的代谢受抑制

②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反应器中发酵液的pH值能自然稳定在6.5~7.5的范围内,并不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如果发酵液的pH值超出6.2~8.0的范围,预示着反应器可能出现问题或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时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

③能迅速产酸的有机废水(如含糖和淀粉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会导致pH值下降,一经消化,pH值便会迅速上升与恢复。

④含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由于氨/铵的释放,pH值会有所上升。

⑤厌氧消化反应适宜的pH值为6.5~7.5。但这并不意味着进水的pH值都必须要达到6.5~7.5的范围。很多酸性有机废水在进入厌氧反应器前,不必把废水的pH调节至中性。

⑥用碱调节pH值偏低的废水也是有益的,因为可以增加进水中的碱度,增强对厌氧消化液pH值的缓冲能力。 广东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废水处理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